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激发绿色创新发展活力 做大做强生态环保产业

发布时间:2024-11-27 来源: 山东政协 作者:佚名

  

  李兴军

  

  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环保制造、环境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清洁生产五大产业,是绿色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我省生态环保产业门类齐全,领域广泛,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发展成效较好,但在综合服务协调、产业规模、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一是产业配套协同不足。多要素集成治理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系统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全过程污染防治、全产业链配套协同尚未形成合力。二是产业产值相对偏小。我省生态环保产业产值仅居全国中上水平,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龙头骨干企业较少,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不发达。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具备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全过程服务、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较少,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不足。四是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环境服务运营企业同质化严重、服务能力不足,2023年全省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处理厂,47%由省外企业运营。为此,建议:

  一、锚定污染防治装备制造,发展壮大环保制造业。我省环保制造业起步较早,产业规模占全省生态环保产业的近30%。应持续支持发展水、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着力打造烟台莱山、德州天衢、日照莒县、济宁梁山等以环保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遴选一批有潜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比如青岛崂应监测设备、德州景津压滤机等,培育形成高端品牌。梳理水、气污染防治,以及固废处理处置、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领域的标志性产业链,识别和培育一批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以山东为总部“走出去”,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二、紧盯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做优做新环境服务业。我省作为工业大省,污染源数量众多,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环境服务市场,产业规模占全省生态环保产业的37%以上。应积极扶持发展咨询服务业,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设计院所,做优环境咨询、监测、环境工程建设服务的同时,鼓励开展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绿色金融等新兴业务。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支持省级环境服务平台发挥龙头骨干作用,推进环保集团纾困培优。合规设置招标条件,鼓励央企和外省企业在我省项目所在地注册。提高技术要求,支持省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服务企业进入招标目录,创新提升市场服务能力。

  三、聚焦固废创新循环利用,塑成优势特色产业。我省年产工业固废2.5亿吨,历史堆存量尚无精确统计,仅铝业废料赤泥堆存总量就有3.5亿吨。实现固废高效循环利用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应将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纳入重点研发计划,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大赤泥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投入,鼓励粉煤灰制砖、砌块、脱硫石膏等赤泥产品的市场应用。探索组建资源循环集团,加大创新驱动支持力度,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打造数千亿级规模的生态环保产业集群。

  四、瞄准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前瞻布局“碳”服务业。我省作为最大的碳排放省份,碳交易总额占全国的53%,建成了全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捉利用项目,率先开展碳监测试点和碳排放减量替代。宜超前布局,抢占先机。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在山东设立首个碳汇认证机构,抢占碳服务空白区,制定碳足迹标准,应对欧盟碳关税冲击。对于碳交易规模大、降碳潜力大的企业,给予资金、土地、碳汇利用等方面的扶持,支持开发碳捕集产品,为行业降碳提供技术支持。

  五、围绕产业持续稳健发展,制定支持政策措施。创新实施市场政策,支持将碳排放权、排污权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于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给予鼓励支持。对于利用工业固废生产建筑材料、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定比例,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借鉴外省废钢采购模式及税务监管方式,提高废钢业务税收地方留存比例,增强我省废钢利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选节能环保细分领域前10强企业,冠名“好品山东”,优先向省内外集中推介。

  


原文链接:http://www.sdzx.gov.cn/articles/ch02343/202411/7b9b0c24-72cf-425b-bb42-24c3eb34e9e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