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齐白石画“菘”言志

发布时间:2021-12-04 来源: 四川省政协委员会办公厅 作者:佚名

  

  

  齐白石画作《世世清白》。

  

  农谚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小雪时节,正是收获储藏大白菜的最佳时期。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最爱吃白菜,也喜欢画白菜,通过他的妙笔,将思想情感融入寻常的白菜之中。他曾说:“客见余画菜,谓曰:‘用墨浓淡不一,何也?’余曰:‘此苍生色。’”他把画菜的浓淡墨色喻为人民大众的“苍生色”,笔墨中饱含着对百姓苍生的深情厚谊。他的白菜图为白菜赋予了深刻的含义,雅俗共赏,感染力强,给人以思考,给人以力量。

  白菜古时称“菘”,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到了唐代,白菜被广泛种植,并且是宴请宾朋的一道佳肴。唐代文学家韩愈有诗盛赞白菜的美味:“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宋朝,开始称“菘”为“白菜”。北宋诗人吴则礼有“拟向山阳买白菜,团炉烂煮北湖羹”的诗句。白菜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有食疗功效。古人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之说。大文豪、美食家苏轼有诗云:“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把白菜与羊羔、熊掌相媲美。其味道之鲜美可见一斑。《本草纲目》说白菜:“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作为一种健康蔬菜,白菜受到齐白石的青睐,或许这也是老人得以享94岁高龄的原因之一吧?民间流传着好多齐白石以白菜图换白菜的趣闻轶事。

  齐白石出生于平民世家,早年在家乡时曾亲手栽种白菜,进京定居后,仍然如此。他经常说“饱谙尘世味,尤觉菜根香”。他曾在为友人所作的《白菜图》上,这样题道:“他日显扬,毋忘斯味。”往日艰难生活的情景和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结,时时萦绕在他的脑海中。齐白石在有关画白菜的题句中,所表示的“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正是对自己农民本色的写照。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白菜特别适合用写意水墨来表现,浓淡干湿,酣畅淋漓。齐白石画白菜多用大写意之法,画中主体先以淡墨晕出整体效果,然后以浓墨破之,最后再用浓墨勾勒出脉络,以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来突出主体的层次,质感明显。齐白石一生画了很多白菜,其中有一幅写意的大白菜图,画面上点缀着几个鲜红的辣椒,并题句说:“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白石老人对“蔬菜之王”白菜遭到不公平对待而愤愤不平。齐白石在一幅《白菜冬笋》题跋中写道:“曾文正公云: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可见白石老人对白菜的钟爱程度。

  “清白传家”是齐白石画白菜时常用的画题,几笔浓墨挥写出菜叶,用小笔破墨勾筋,使菜叶墨色丰富,层次分明。然后再用淡墨勾出白菜帮的轮廓,简单几笔画出白菜的根须,好像带着泥土的芳香,四棵健壮、新鲜、颜色深浅不同的白菜便错落有致、恰如其分地呈现在画面上,栩栩如生,田园气息浓郁。在齐白石的笔下,极为普通平常的白菜,便成为一幅素雅、生动而又颇具内涵的清白图,道出了白石老人清清白白、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和为人信条。他也以图告诫世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或遇到什么样的事,都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齐白石幼年贫苦,拾柿充饥是常有的事。晚年尽管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对过去“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仍然难忘,“充肚者胜半年粮,得志者勿忘其香”,所以白菜与柿子常常出现在他的画作中。在《世世清白》一图中,两棵青白色的白菜,两个熟透了的红柿子,巧妙地合构为一图而赋予了作品深刻的寓意。简约而不空洞,以少胜多,突出主题,这也是齐白石艺术的魅力。

  (郑学富)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7ce9cb8c017d6ed2ad3c0cb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