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报告”不能变成走形式
● 李伟明
有一种报告方式叫“零报告”,近些年似乎比较常见。
上级对某项工作表示重视,要求下级每天报送情况,不管有无内容都要报,这就是“零报告”。在某些特殊时期,针对某些特殊问题,实行“零报告”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这种做法成了常态,不管什么事情,动辄要求下面“零报告”,就有可能变种为形式主义。一般情况下,不报告不就意味着没事吗?既然没事,又何必多此一举,为了填一个“无”字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完全可以改为有事就报告、无事不打扰,节约时间和精力去干更多的事。
形式主义似乎总是无孔不入。再好的想法,再新的创意,如果不注意,也会被形式主义整得走了样,最终种瓜得豆,事与愿违。“零报告”泛滥,便是如此一例。
一直以来,全国上下花了很多功夫整治形式主义。然而,现实当中,我们还是普遍感到,形式主义花样翻新,有增无减,给生活带来的苦恼越来越多,对工作造成的干扰越来越大。干实事的时间越来越少,“务虚”的功夫越来越多。真要说起来,却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零报告”之类的形式主义缘何屡治不绝?原因当然很多,责任也不仅仅在哪一头。“懒政思维”导致的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重要源头。某些形式主义的制造者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推行工作喜欢“一刀切”,不管是否符合客观条件,也不管效果到底如何,只知简单粗暴提要求。基层对此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是整出很多让人哭笑不得之事。
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手电筒效应”,给形式主义打开了另一扇门窗。有的人心里也痛恨形式主义,主观上也不愿意接受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但当事情与自己有关时,特别是关乎所谓的政绩时,就不是那么说了,觉得形式主义拿来用一用也无妨。于是,正当大家合力把形式主义堵在大门之外时,却没提防有人悄悄地开了个侧门或窗户,造成形式主义屡禁不止。
形式主义既然是顽疾,当然不会主动投降,自动消遁。唯有每个人都保持头脑清醒,坚持实事求是,力持公心正气,做到不必报告的就不劳烦下面“零报告”,那些没有实质意义的事情才可能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出。
原文链接:https://jxzx.jxnews.com.cn/system/2021/08/20/019370943.shtml
上一篇:钱学明赴广西国悦集团调研
下一篇:“双减”净化教育生态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
20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
20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
20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
20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20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
20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
20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
20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
20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
20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
20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
20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中央政法委:推进政法...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