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保障
杨留星
周勇
于希明
孙晶
张庆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能源装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杨留星【省政协委员,日照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目前仍存在产业发展资金缺口大、项目落地困难,人才引育力度不够、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建议:
突出各地特色,培育产业集群。培育光伏装备中下游产业链集群,抢占集群发展先机。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条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建设绿色氢氨醇产业集群。
拓展场景应用,积极招引项目。大力推动以商招商、场景招商、指标招商。鼓励扩大产品场景应用范围,畅通技术成果转化渠道,吸引更多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来我省投资。
加强规划引领,提升消纳水平。通过在新能源项目周边新建变电站、输电线路等,提升接入容量;依托新技术,增加接入空间;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就地消纳;建设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清洁电力规模外送。
加大政策支持,打造良好环境。设立支持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多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与军方、自然资源部的便捷沟通机制,加快推进海上风电项目选址论证等工作。采取分类施策原则,对已备案、已获取指标的光伏项目,推进开发建设。
强化综合效益评估
继续支持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
周勇【省政协应用型智库专家,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生物质发电在实施“双碳”战略、调整能源结构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议:
全面评估生物质发电综合效益,充分认识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着眼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全面评估生物质发电综合效益,做出优化调整,继续对相关企业提供支持和强化扶持。
发挥生物质发电企业对零碳园区建设的支持作用。支持地方国有资本及平台积极参与生物质发电企业重组、优化发展。开展零碳“电、热、气”技术升级和项目试点示范,实现与风、光等新能源的耦合。
探索生物质热电为基础的综合利用新模式。在生物质热电基础上,开展以固、液、气三废处理为重点的综合利用。完善生物质热电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到生物质原料的收集和分类,向下游拓展到各类综合利用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
加强生物质高质利用技术创新。推动生物能源综合利用联合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发展生物质高附加值技术开发和产品创制,结合农林生态能源植物种植、环境修复等,加快生物质高质利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于希明【省政协委员,泰维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我省新型储能发展面临储能产品及并网安全标准体系亟需优化、支持政策措施有效落地还不足等挑战。建议:
建立健全新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有序推进新型储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储能市场应用的发言权,以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探索企业、团体、行业和国家标准协同发展新模式。对于将企业标准转化为地方、团体标准或更高级标准的企业,给予多方面支持奖励。
创新完善储能应用场景支持政策。充分考虑合理容量需求、价格可承受上限、电价疏导渠道等因素,健全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电价+电量电价”的形成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的用户侧等各环节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各种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支持国有资本加大储能项目投资。进一步完善适配国资发挥更大作用的考核容错制度,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引导国有资本更好赋能支持储能产业创新。挖掘储能领域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支持国有投资集团及早投资布局,加大资金支持,长久助力新型储能发展。
协商互动
孙晶【省政协委员,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研究员】提问
我省绿色能源发展成效显著,各类型能源之间有不少合作空间。请问省能源局的领导,海上风电与氢能融合发展互促,在政策支持、推进方面,有哪些考虑?
张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回应
新能源装备是促进能源开发利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高度重视,专门将其作为我省11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加快推动做大做强。风电装备领域,围绕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海上风电基地,着力打造东营、烟台、威海等风电装备产业集群。核电装备领域,依托省内核电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济南、烟台、威海等核电装备产业聚集区,培育民用核安全设备持证企业12家,部分企业形成一定竞争优势。光伏领域,着力打造济南、东营、临沂、淄博等产业基地,22个企业和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7家企业入围国家光伏行业规范公告。锂电池领域,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全方位推动新能源开发和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一是抓项目。瞄准产业链短板弱项,全面加强与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龙头企业对接合作,抓好重点在建项目、产业攻关项目的服务保障,推动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二是抓企业。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深化融链固链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大做强“链主”企业,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好推动化点成珠、串珠成链。三是抓集群。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协调加大要素供给,支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构建技术领先、特色鲜明、区域协同的新能源装备产业格局。
胡薄【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回应
关于促进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壮大。吸引明阳、远景等一批“龙头型”风电制造企业落地山东,培育出精工电子、丰元锂能等一批优势储能骨干企业,基本建成覆盖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储能集成、工程建设、咨询检测等相对完整的储能产业链。下一步,将科学引导风电光伏领域先进高效技术利用,协同推进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配套装备产业发展。
关于支持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为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对项目布局进行中期调整,及时拨付省级财政资金,配合省财政厅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省级财政补贴管理细则》,畅通拨付渠道,并按照压茬拨付原则做好2025年生物质省级补贴资金预算,保障省级补贴资金尽快发放企业。
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启动储能设计、生产、建设、验收、运维、管理等全过程标准制定计划,其中5项地方标准、9项立项已发布实施。拓展应用场景,创新开展“云储能”建设试点,以“云储能”方式聚合参与市场,享受储能示范政策。目前正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开展“储能+海上新能源”“冷热双储+火电”等多元化应用试点。支持国有资本投资,积极支持省财金集团、山东国惠等国有投资集团申报项目入库,参与我省新型储能开发建设工作。
关于孙晶委员提出的问题,下一步将探索打造“风力发电+氢能”一体化模式,推动海上风电与氢能融合发展。研究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有关政策,拓展氢、甲醇、氨燃料在航运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远海风电制氢、氢醇一体化项目试点。加大海上风电制氢技术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氢能制取、储存和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快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有效降低制氢成本,实现海上风电制氢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原文链接:http://www.sdzx.gov.cn/articles/ch02343/202410/778b4d3c-5624-4b2c-a08e-7f8c4349b3b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传统能源转型升级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
20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
20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
20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
20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20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
20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
20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
20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
20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
20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
20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
20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中央政法委:推进政法...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