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会议 > 正文

开辟新路径 激活新动能 ——省政协十三届十次常委会议分组协商讨论侧记

发布时间:2024-09-15 来源: 云南政协 作者:佚名

  

  第一组协商讨论会场

  

  第二组协商讨论会场

  

  第三组协商讨论会场

  

  编者按:9月11日,省政协十三届十次常委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围绕“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深入协商议政、开展民主监督。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别围绕“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抓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主题进行分组协商讨论,委员们积极发言,会场氛围热烈。

  第一组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刘霞·文 王德华·图

  在省政协十三届十次常委会议分组协商讨论第一组会场,与会人员围绕“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主题开展分组协商讨论,建言献策。

  省政协常务副主席赵金,省政协副主席李玛琳、何波参加协商讨论。

  会上,9位省政协常委、委员围绕“闯出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站在新旧交替的节点,分析当前和今后云南经济发展面临的“危”与“机”、“形”与“势”,为推进云南新型工业化“把脉”开“良方”。

  省政协常委朱党柱首先发言。他说,传统产业是云南产业体系的基础和优势,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但资源依附型、原料输出型的特征较为明显,导致传统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他建议,加快构建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智能制造体系、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坚持全产业链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深耕细分领域,孵化新技术、打造新产品、开拓新赛道;精准政策靶向,着力解决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存在的政策标准不稳定、解读执行不统一、审批服务效率低等问题。

  “云南绿色资源禀赋突出、区位内联外通、技术积累雄厚、市场建设起步早,最有优势和条件在全国率先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新一轮电源电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机制完善。”省政协常委甘霖接过话茬说,要加快能源电力项目落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绿色电力产业合作平台,加强能源电力要素保障,进一步塑造我省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省政协委员张云勇说:“数智赋能促进产业变革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耕领域,而以智算之力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则是孕育其中的重要思维模式。要运用好此模式,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打造‘绿能+智算+应用’的发展模式,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理论和应用场景的双重创新,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聚变释能的创新生态。”

  “推进先进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是我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通国内要素循环、提升产业链水平的主要方向。因此,建议提升创新链主体能级,完善以企业为主导全链条融合体系;推动双链融合‘升级’,借力数字化引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探索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创新链产业链对接融合保障政策;推动产业人才集聚,加大招引力度。”省政协常委李俊鹏说。

  会场内,思想在碰撞,共识在凝聚,信心在振奋。

  省政协常委申琼说:“近年来,昭通市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三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了产业根基、积蓄了发展动能。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建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园区布局管理;强化产业要素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招商引资路径。”

  “目前云南全省花卉产业仍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花卉品种创新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少,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力度不够,制约了高质量发展。应力推花卉品种培育工作,解决云花‘缺芯’痛点。”省政协常委戴彬在发言时建议,要建立知识产权绿色通道,提供花卉保护“定制套餐”。推进标准制修订与应用,助力“云花”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提升品牌价值和溢价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强化全要素保障。

  省政协委员宁德刚建议,云南要发展现代煤化工,必须把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挺在前面,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前提,按照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发展理念,继续围绕延伸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链扩展,加强产业和技术融合,加大新能源、碳减排技术应用,推动煤化工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针对我省能源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政协常委童书玮建议,要创新机制,着力构建“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安全充裕的电力供给体系。积极谋划引入省外电力,接续实施西电东送,助力辐射中心建设。源网荷储协同,灵活智能调度,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研究出台绿电价格政策,增强绿色低碳转型新动力。

  省政协常委苗有发说:“以松茸为主的野生食用菌在‘香格里拉’品牌引领下,已成为迪庆藏族自治州各族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生态保护的效益日益显现,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结合迪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树品牌、强引领、提质效;要强科技、育人才、增动能;要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

  向“新”而行,乘“新”起势,朝着新型工业化方向加速前进……我省正一手抓传统产业提质发展,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抢滩占先,着力加快产业绿色崛起,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二组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成果转化

  ■记者钟颖·文 王德华·图

  在省政协十三届十次常委会议分组协商讨论第二组会场,与会人员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省政协副主席陈玉侯、童志云、王以志参加协商讨论。

  “当前,我省产业发展的资源型特征仍然突出,工业产业链、价值链尚处于中低端,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激发。”省政协常委陈翡敏建议,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助力我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陈翡敏还建议,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融合资金链支持产业链发展,同时,导入人才链满足产业链需求。陈翡敏说,具体措施包括组建创新集群、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标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多元投资体系、完善融资增信机制、创新金融模式、加强资本市场支持及精准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等,以推动云南省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健康是一个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之一。因地制宜发展健康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推动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常委杨桂红说,当前,我省在健康卫生事业中还存在一些弱项和短板,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科技创新不够、卫生人才资源短缺、资源配置有待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足等。她建议,我省要大力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从大力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着力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扎实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发力,以新提质、以质催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创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省政协常委金振辉说,目前,我省双创活力表现偏弱,资本市场活跃度不高,平台支撑不够有力。“巩固我省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需要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金振辉建议,要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强化金融保障服务,深化国际双创合作,打造高水平双创平台,充分发掘双创活力,以创新创业培育我省经济增长新动能。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无人机投送物资到空中出租车首飞成功,低空经济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交通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省政协常委李志强认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重要方向。他建议,要加强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拓展低空经济产业应用领域,注重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机遇,促进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打造云南“飞谷”。

  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重要工作。“我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在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在多个维度上与全国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省政协常委李英杰认为,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普遍缺乏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企业不愿意转化没有经过中试熟化的科技成果,我省缺乏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李英杰建议,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重点围绕我省12个重点产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力度,重点开展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服务工作。此外,还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商业化运营”中试平台建设运营模式,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助推全省重点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常委陈穗云长期关注我省高原特色农业健康发展。她指出,由于多种、快长快收成为种植户的普遍选择,我省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使用量很高,耕地在数十年间逐渐退化。“农业产业的初端是种植业,健康的土壤,是生产安全、高品质农作物产品的基础。”陈穗云建议,在重视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耕地的健康,在全省推动兼顾土壤保育和产业效益为特征的“健康栽培”模式,为全省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范本。要有组织地进行产销联通,减少无效种植,减少农户的劳力和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浪费,缓解土壤退化。同时,要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带动云南的冷链加工制造、销售、包装和运输,在为云南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税源的同时,反哺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组

  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记者蔡林燊·文 王德华·图

  在省政协十三届十次常委会议分组讨论第三组会场,与会人员围绕“大抓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开展协商讨论。

  省政协副主席高峰、杨宁、和良辉参加协商讨论。

  “近年来,我省始终秉承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招商引资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的理念,大抓招商引资,叫响‘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为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省政协常委玉荣建议,应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做好招商规划引导,使全省重大引资项目落地与产业发展重点布局相协调。例如,对涉及铝、硅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大企业、重要资源要素向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曲靖市倾斜,让“铝”集文山、“硅”入曲靖成为云南产业发展标杆。同时,围绕云南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细分领域、创新能力、成长性等指标,加快形成科技招商和人才招引两个团组,以科技招商、人才赋能助推产业集聚,努力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省政协常委朱宏春建议,要更加注重化解存量历史遗留问题,组织开展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重点破解一批长期得不到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群众普遍关注的用地、拖欠账款等历史遗留问题,树立法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企业的满意度。同时,要积极推行服务型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实行“监管+服务”模式,推行告知、提醒、劝导等执法方式,多指导、多服务、多督促整改,引导企业加强规范管理。摒弃“处罚为主”的执法理念,建立“容错”机制,依法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且能及时改正的“首违不罚”,让执法更有“温度”,呵护企业健康成长,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此外,还应进一步疏通企业与群众问题反映、事项投诉渠道,理顺和健全各级、各行业现有企业反映问题和投诉事项体制机制,真正做到通道无阻碍、问题能闭环、企业愿参与。

  “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着地方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肯定都有各自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省政协常委石云说,改善营商环境要通过实际行动,配合强有力稳定的政策,把企业的事当作头等大事去处理。快速改善云南的营商环境,应该往发达地区看齐。例如,2022年6月,江苏省苏州市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企业、群众在线上、线下办理政务服务时如遇办事难等,可直接向该窗口反映。事实上,江苏省的昆山市就设立了“马上办”办公室为企业排忧解难。因此,对于招商引资而来的企业,要讲诚信,有多少承诺就有多少兑现,并且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迅速投入到生产环节中,早日步入轨道,做出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口碑”。

  “政务服务是最直观、最基础的营商环境。”省政协常委何祖训说,要抓实政务服务,发挥好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磁场”作用,关键是保证现有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因此,只有方案拿准了,才能真正督到企业关心的堵点难点上,才能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他建议,开展实地督导前,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开展问题查摆,提出整改措施,并按要求提交自检自查报告。针对不认真开展自检自查、报告提交不及时的单位,及时发送督办函。他还建议,实地察访要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采用“四不两直”、随机抽查、体验式督察等方式,大幅提升督导实效。督导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可考虑邀请多个部门联动,研究出管用的解决措施,力求实现“一类事、一样办”。此外,要对问题进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间。督导反馈后,要“趁热打铁”,综合运用电话回访、书面督导、实地复核等方式,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进行跟进督办,确保问题有人盯、有人办。

  省政协常委银康说,目前,我省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还存在政策宣传与落实不到位、政务服务效率不高、诚信建设有待加强、招商引资对象不精准、后续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希望采用“样板墙”进行展示,确保信息一目了然,便于企业快速理解和应用。根据不同企业的特性,有针对性制定政务服务“流程图”,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完善项目审查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与效率。相关职能部门应对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项目可落地性,避免盲目招商,并建立健全后续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此外,还要加强项目跟踪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落地。同时,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并协调解决好存在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ynzx.gov.cn/cwhy/275115.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