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全国政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论研讨会综述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不仅是履职的基础性工作,更是重大政治任务。
十四届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总结人民政协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宝贵经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以理论研究提升履职本领,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切实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3月28日,全国政协办公厅在京召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为主题的2024年第一季度理论研讨会,正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落实全国政协党组有关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要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
坚持理论自信,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推进理论创新、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们认为,要坚持理论自信,在历史的纵深中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自觉坚持和推进“两个结合”中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冯鹏志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把握“两个大局”中引领时代精神,在原创“两个结合”中揭示必由之路,在解答时代课题中升华实践智慧,在推进“两个创造”中彰显天下情怀,在塑造看家本领中凝练“活的灵魂”,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炼了新理论、概括了新实践,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强大生命力。
“‘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对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内在奥秘的深刻揭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让我们能够在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制度创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提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是彰显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和真理性的需要,是丰富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的需要,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需要。要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丰富拓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呈现形态,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执政理念、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表示,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陈理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坚持联系实际,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的道理学理哲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们认为,要坚持联系实际,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聚焦解决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与意义,在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挖掘蕴藏其中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实现了党在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小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最新成果。要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进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成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原主任韩保江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深刻洞察世界经济和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现和揭示了高质量发展规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要自觉把新发展理念内化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有机结合之中,内化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之中,内化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之中,内化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敏锐洞察国内外形势和台海局势变化,深刻总结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及实践,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杨明杰表示,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统一”“为什么能统一”“实现什么样的统一”“怎样实现统一”等重大理论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最新理论成果,是70多年来对台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升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聂鑫提出,“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断,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障公民权益意义重大,要不断加强法治意识、完善法治体系,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教授王江燕在书面发言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具有鲜明的制度自信底色,深化了我们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既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也为人类政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开放包容,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战略视野、卓越政治智慧和深厚世界情怀,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和演变规律,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开篇破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面向世界深刻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刘结一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正确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在书面发言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崭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倡导各国休戚与共、和平发展的人类社会时代精神,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改变零和对抗的博弈逻辑,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也继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国际交往观、历史价值观、人类文明观,为全球治理体系注入新的公平与发展理念。
与会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们还表示,要坚持开放包容,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立足政协实际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坚定制度自信、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支撑。
(记者 王慧峰)
原文链接:http://www.ynzx.gov.cn/lilyj/274031.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
20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
20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
20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
20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20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
20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
20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
20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
20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
20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
20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
20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中央政法委:推进政法...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