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环:医学之光始终照耀
王行环: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武汉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获“中国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作为一名医生,面对疑难疾病,选择迎难而上不仅需要十足的专业自信和担当,更需要一份视患者如亲人的医者仁心。
彼时,还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二临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的王行环有着大量实战经验,几乎包揽了泌尿外科所有疑难手术,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患者,他用自己引以为豪的医术,为患者争取康复的希望。
“我记得有一位30多岁的复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经历过多次手术,最近一次术中因困难重重而无法完成,后在多方咨询下找到王行环教授。当我们拿到片子时,也感到难度相当大。这个片子在王主任手中反复被拿起来又放下,研究一个多月后,他跟我说,这个手术可以做。”中南医院泌尿外科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主任刘同族向记者回忆起这幕情景时,依然感慨:“在风险和声誉面前,他是无法做到置病人危难于身外的。”
王行环说的可以做,前提是涉及血管外科、胃肠外科等多个学科的支持准备,同时需要准备5000毫升的血液,随时应对大出血可能。在全院会诊会上,这位年轻患者说:“我觉得我身体状况还可以,这个手术的确很难,但我想搏一搏,只要能给我做手术,我可以承担所有后果。”
在王行环的亲自主刀下,没有输血,手术十分成功。后来,这位年轻人经常来医院复查,身体状况非常好。
“病人就像是我自己,我要尽一切可能用一些好的办法去把我的担心去掉。”在王行环眼中,患者利益就是第一。
■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王行环从事泌尿外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是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2000年之前,国外前列腺增生治疗都是采用近百年的“金标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虽然治愈率高,但仍存在水中毒、出血多的国际难题,手术死亡率达8‰,且学习曲线长。
由王行环带领的团队引入、改良、创新微创泌尿外科理论与技术,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多种疾病权威指南采纳。历经近20年执着探索,王行环带领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发明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全新模式的腔内手术器械,推动了国产医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年),使得只能在教学医院开展的高难度手术,成为基层适宜技术,我国跃入该领域世界领先行列。
如今,这一从无到有的新手术成为一线主流手术,治愈超过200万例,未见死亡病例报道。王行环说,这是与他同时代的一批学科带头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王行环看来,任何一项创新的手术都需要第一人或者是第一批人去研究它,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坚持,改变都是有可能的。
而王行环成长经历中的另一次改变,带给他的是人生格局的提升。
攻读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期间,王行环有幸参与了吴阶平、顾方六的课题任务,并得到这两位医学界泰斗级人物的当面教诲。
第一次见面,吴阶平教授就问王行环:“你平时主要看什么杂志?”
1993年,英文杂志很少,查文献、看资料、沟通交流的条件比较差,都是靠手工查阅。当时订阅的顶级刊物《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国外医学泌尿外科分册》,王行环看得最多。
“嗯,这些个杂志还不能满足你的需要。”王行环没能马上领会。吴阶平说:“这些杂志发表的东西,作者研究并发表出来,最少得花三年吧?这些三年前的主意,可能还是从国外学的,国外做这些东西也需要三至五年吧?这样你已经落后五到八年了,你应该学习国际最前沿的东西。”
良师引导就如同生命中的一道光,让王行环看到他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并由此最大限度激发潜能。后来的王行环,成为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中国泌尿外科领军专家,先后获得“中国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努力成为好医生
2000年,王行环主动联系到美国纽约大学前列腺癌手术顶尖专家,提出希望向他学习。在听到王行环介绍自己是当时中国国内业务量连续十多年排名第一的综合医院里最年轻的主任时,这位专家愉快同意。
这次学习,他仅用两周时间就学会了前列腺癌开刀手术,如饥似渴地在相关学术交流会上“充电”,还自费购买微创泌尿外科技术手术录像,回来后反复跟着录像学习研究。半年后,王行环就开始做腔镜微创手术。“当时这一技术在美国也刚刚开始,腔镜微创手术需要七八个小时。我开始做也要七八个小时,但是微创手术已经体现出很多优势。”
作为医生,王行环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的动力和方向。2008年,王行环选择返回武汉,他说:“我需要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做更多学术研究。”
重新回到自己学习过的地方,王行环的视野更加开阔。2014年担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后,他决定做一件面向未来的事情,带领大家向更高更难挑战。
2016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以下简称“样本库”)开始建设。“样本库”参照国际规范,致力于围绕临床医疗、医学研究和人类健康的共性需求,以恶性肿瘤、慢性病、特色病的保藏和研究为目的,涵盖人类遗传资源的采集、处理、保藏、研究、转化全流程。
2017年10月,“样本库”获得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遗传办)批准的样本保藏资质,成为华中地区首个百万级生物样本库。由于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2018年,经全国专家论证后,“样本库”被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原卫计委认定为“湖北省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得到湖北省相关部门建设支持。
“开始大家对这项工作不太理解,我们都要到各科室做收集样本的宣传发动工作,但是后来,大家都非常积极主动参与到这个事情中来,意识到这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中南医院生物样本库副主任钱开宇说,作为一名临床副主任医师,放弃临床业务从事“样本库”建设管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的意义价值。
十年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搭建系列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目的也在提高医院治病能力。对引进的每一位学科带头人,王行环都要亲自与他们交谈,并根据各自专业提出个性化发展环境和条件。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管理文化理念。
“医院要以治病能力,解决老百姓问题的学术和技术提升为追求,把工作当事业,把做治病学问当作毕生追求的人,才是奋斗者,才是一名好医生。”王行环说。
十年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连续3年评为学科进步最快的“黑马”。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医院科技量值(STEM)榜单中,该院从2014年度的全国综合排名在百名开外到2020年度医院综合排名进入全国第29位,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履职更要严谨负责
医学工作是严谨的,但也充满无限情怀。
作为导师、院长,王行环无论是治学还是管理都十分严厉严谨。37岁的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郭中强,一次跟随王行环做助理,手术中的一个小动作被王行环发现。术后,王行环严肃地说道:“不能因为这个手术你会做就马虎,要更加地一丝不苟。作为一名年轻外科医生,以前你要想着在手术中有所建树,以后需要考虑组建自己的配合团队,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知行合一,脚踏实地。严谨务实,求真创新。王行环从一批前辈老师身上继承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也传承给了身边的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行环临危受命,担任雷神山医院院长。他的微信签名是“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在雷神山,他将这种精神作为管理上的最高境界,用心中大爱写就《告战士书》,带领来自286家医院3200多名医护人员们快速凝聚起来,创造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更是创造了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周边环境零污染的雷神山奇迹。
“能与这么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一起做这件紧急救治病人的事,我觉得是一辈子很荣幸的事情。”王行环说。
2023年,王行环成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担当,王行环将其当作医学工作一样对待。为此,他重点围绕民生健康领域开展调研,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他建议将体育纳入高考,牵引“家校社”联动提升全民健身与全民体质的建议,目的是通过高考这种特殊的教育评价方式,倒逼社会、家庭对体育运动加以重视。作为医生,王行环也是运动达人,跑步成为他应对高强度工作的法宝。他说:“身体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可以通过运动来解决的。”
同时,他呼吁着重关注“一老一小”,持续增强全民获得感幸福感,因为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这不仅事关个人当前,更关乎国家长远。
他以社情民意信息呼吁对50周岁以上男性居民开展PSA筛查,建议将辅助生殖技术的费用全面纳入医保支付体系。此外,他还提交了《探索药品耗材统一采购配送新模式助力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促进湖北省医疗联合体建设》等相关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他积极参与界别联系群众活动,捐赠治疗药品、书籍,并且“手把手、面对面”传授先进医疗质量控制理念与经验,开展各种义诊活动和健康讲座,还为困难群众免费手术。尽管工作很忙,王行环仍然乐此不疲:“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最大的价值莫过于为国家安全和老百姓健康做贡献。”
读博期间,北大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郭应禄曾对王行环说过这样的话:“希望我国在泌尿外科领域,2020年能做到亚洲领先,世界一流。”
吴阶平教授也跟他们讲:“努力为发展我国泌尿外科事业作贡献。”
前辈们身上流露出的浓浓家国情怀也深深感染着王行环,成为他不懈努力的动力。他说:“面向未来,我们不仅要在医学尖端技术领域探索创新,还要在实现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发展,提升国家医疗整体水平上团结协作。”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提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农村出身的王行环深知农民出远门求医之苦。从2018年至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在湖北省内建成74家紧密型医联体医院,从院长到科室主任,全部全职“下沉”到县医院,降低转诊率。
方军,今年40岁,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综合诊疗中心主任,也是著名消化领域专家李兆申院士的博士生。2021年,方军出发去黄梅县医院任职前,王行环和他促膝长谈。“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转走病人,而是为了降低转诊率,是要帮县里的百姓解除病痛、把日子过好。”
2018年,黄梅县人民医院每年向武汉市三甲医院转诊病人达到5000多人;4年后,县医院转诊率下降了47.47%,转诊病人量下降到1900人。
2022年7月至今,兴山县人民医院把三四级手术占比从50%提高到57%;疑难重症的救治能力在全省384家二级医疗机构中,排名54位,上升20名。
2022年2月至今,到咸宁市嘉鱼县医院出诊手术的三甲医院专家覆盖全院14个重点科室。一年时间,县医院转诊率下降了11%。
……
“分级诊疗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中之重。”王行环表示,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有不少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分级诊疗推进艰难,为此还要探索一套长效机制,承担起三级医院应有的责任。
“伴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如今,我们大部分临床技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分上下了,跟随学习的时代应该告一段落,未来我们要以全球引领的思维设计布局。中国已经有部分行业达到世界领先甚至第一,但是医学还没有,但我相信,这一天终究会属于中国。”
说这些话的时候,王行环满眼的自信和渴望。
■记者手记
采访中,一向话语朴实的王行环用“知行合一”“此心光明”寄托一名医学工作者的胸臆和情怀。
不禁让我回想起2020年初,无数逆行在武汉疫情“风暴眼”的“最美身影”。王行环也是这无数身影中的一个。从他临危受命到带领第一支团队赶赴雷神山医院接手工作,不到三个小时。王行环说:“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犹豫,如果牺牲回不来了就算了。”
为生命而战,不仅是他抗击疫情的誓言。作为中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王行环用30余年的不懈努力,践行着一颗为百姓健康贡献最大努力的责任心。
孜孜以求为匠心,心有良知为担当。疫情已经过去许久的今天,再来近距离接触这些最美的身影,记者深感,他们的“美”不仅因为这场逆行,更“美”在医者大爱。向这些“最美”的人致敬!
原文链接:http://www.hbzx.gov.cn/54/2024-06-05/649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
20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
20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
20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
20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20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
20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
20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
20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
20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
20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
20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
20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中央政法委:推进政法...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