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
随着社会发展,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主要集中在刑事司法及社会矫正领域,而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之特别程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现行法律未给予未成年人诉讼主体地位,欠缺操作细则。法律滞后导致在涉及离婚、抚养、继承、子女探望等家事案件中,当未成年人利益与其法定代理人存在冲突时,未成年人程序利益及实体利益极易受到侵害。
二是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的试点探索中特事特办色彩浓厚,未能常态运行,仍面临权责不明晰、经费无保障、人员难配置、专业化不足等问题。且涉少司法、行政部门间缺乏资源整合、沟通合作等长效机制,导致该制度还未全面推广。
三是年龄标准限制了未成年人的表达权,适用范围狭窄。未成年人表达权仅适用抚养权案件,其监护权、探望权、继承权案件也直接关乎未成年人的利益问题。
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将为全面保护诉讼中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家事审判制度的持续完善提供重要支撑。为此建议:
一是明确未成年人诉讼主体地位,为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提供立法支撑。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推进涉未工作。在立法上明确未成年人诉讼主体地位,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明确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适用范围和条件。
二是以开放态度,为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引入专业力量。以司法行政机关、民政部门为主干,大力发展妇联、共青团、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者等群团组织及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律师队伍潜力,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人才梯队,落实经费来源,推进社会购买服务。
三是明确各部门权责,合力协作建立未成年人综合保障机制。拓宽检察机关、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妇联、共青团、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未成年家事案件的渠道。做好民政救济、社区治理、检察监督、群团力量与司法审判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起常规对接机制,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代表人制度落地扎根。
四是结合年龄条件和意识能力,完善未成年人在家事案件中的表达权。对于未成年人在家事案件中的表达权,主要考虑年龄,意识表达能力、心智发育水平等为辅助判断要素。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原文链接:https://www.shszx.gov.cn/shzx/wyxl/content/28fcea41-6ec3-45d7-b8ef-91318fd23e6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
20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
20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
20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
20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20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
20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
20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
20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
20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
20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
20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
20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中央政法委:推进政法...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