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②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既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切实研究解决”,并强调“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为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方法论。
正确处理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生态安全的辩证关系。切实把高水平保护作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前提,充分释放生态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核心目标,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坚实基础。切实把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使命,按照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定位,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稳定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西部地区实现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科学把握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内在联系。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统筹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有效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切实筑牢生态安全根基、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源头预防基础性作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环境“硬约束”,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快提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以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为总牵引,高质量推进西部地区国土绿化行动,形成全国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攻坚战“一盘棋”,在特定生态功能区域实施重要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面统筹生态资源保护、生态能力建设与生态重点防治的有序协调。以强化生态资源保护为目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开展生态修复,近期要特别重视并大力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及京津风沙源头治理等。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建设,在建立健全防火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应急救援能力,提高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监测预警能力和工作整体效能。深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污染防治,以污染严重的工业园区、生态脆弱的水源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近期以汾渭平原、成渝地区、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开展西部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健全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建立相关责任追究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积极推进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有序推进治理与修复。
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碳改造与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的有机协同。加快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统筹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与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塑造更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中坚力量。全面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有序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风电,有序利用光伏,多元开发生物质能,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有效释放清洁能源发展潜力。聚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稳妥推进减排降碳,大力推动技术改造、流程再造,完善企业碳排放管理监测体系,全面降低工业领域能耗。立足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等评价指标,加快构建产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
加快形成融生态产品价值系统、价值实现机制与横向补偿制度于一体的运行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西部地区各级发展规划,明确生态产品功能分区、产品类型及价值实现方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系统功能的总体提升。完善生态产品供给的法律保障,鼓励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生态价值挖掘,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脆弱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对造成生态产品功能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突出生态产品的价值功能,引入多元市场参与主体,迭代升级“碳惠通”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等制度,形成多品种、多主体、多功能的市场交易格局。
(作者王济光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原文链接:http://www.tjszx.gov.cn/xxyd/system/2024/05/20/0300155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
20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
20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
20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
20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20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
20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
20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
20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
20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
20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
20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
20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中央政法委:推进政法...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