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台州市政协主席叶海燕:将和合文化融入政协界别工作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 浙江省政协网 作者:佚名

  

  据人民政协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浙江省台州市与中国历史上的和合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广泛流传着“和合二仙”寒山、拾得的传奇故事,被誉为和合文化的标志地、实践地和传播地。台州市政协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推进实践创新,注重发掘和合文化优势,着力将和合文化融入政协界别工作中,不断提升界别工作显示度和辨识度。

  树立“和合”理念,提升人民政协界别工作制度化水平。“和合”理念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逻辑,强调贵和尚中、取长补短、统筹平衡,对提升界别工作组织化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是组织体系垂直整合。台州市政协建立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统筹领导机制,强化党对政协界别工作的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谋划开展“界别工作加强年”活动。建立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制度,完善专委会对口联系机制,配齐配强界别召集人,选好界别联络员,形成责任明确、协同配合、一贯到底的责任链条。二是活动开展有机聚合。创新开展界别“五个一”活动,规范活动内容和频次,破解界别活动“不规范、无组织、松散化”问题,提升界别工作效能。具体要求各界别每季度开展一次高质量的界别学习,全年开展一次高质量的界别调研、界别协商、界别监督和界别服务。三是考核评价多维融合。研究出台界别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探索从政治性、规范性、实效性等多个维度评价界别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市政协主席会议定期听取各界别召集人情况汇报制度,评选若干个优秀界别,在政协全会上进行通报表彰。

  运用“和合”方法,提升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规范化水平。“和合”文化蕴涵着争取人心、凝聚共识、促进和谐的时代价值,是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可以借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市政协出台《政协台州市委员会关于促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意见》,明确每名委员联系3—5名政治素质高、代表性强、社会形象好的界别群众,创新完善寓联系于服务之中、寓走进于活动之中的程序机制。一是完善以和合固心机制。明确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首要任务是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委员固守圆心,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思想政治引领者、界别群众贴心人。二是完善以和合提能机制。建立界别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邀请界别群众参加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履职活动,提升政协工作整体效能。三是完善以和合解难机制。建立委员为界别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机制,发挥委员自身特点和专长优势,围绕界别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力所能及地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技术指导、义诊服务等利民便民服务。

  搭建“和合”载体,提升界别委员履职工作组织化水平。市政协尝试推进“和合”文化在政协界别工作中的固化物化,优化市政协协商中心功能定位,坚持面向界别委员,建成“和合系列”委员履职阵地。一是创设“和合委员讲堂”。按照“发声以委员为主,受众面向委员、界别群众、社会各界”的要求,精心选择委员群体中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各界精英,紧扣时势确定主题,创新形式开展宣讲。二是建设和合委员工作室。首批在协商中心集中建设8家界别型委员工作室,主动向群众开放,开展学习交流、专题宣讲、公益服务等线下活动。三是建设和合界别活动室。按照有场所、有制度、有氛围的要求,在协商中心统一建设界别活动室。鼓励各界别按照“自主、多样、灵活”的原则,在活动室独立或联合开展界别学习、界别协商、联络联谊等活动。

  台州市政协通过发掘和合文化优势,加强政协界别工作的实践,契合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性质逻辑,彰显了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了和合文化与协商文化的有机融合。

  突出厚德载物,委员界别意识不断增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以和合文化为底蕴,厚植委员之德,引导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更好在政协工作中唱主角、本职岗位上作表率、界别群众中当示范。

  突出和而不同,协商文化内涵不断丰富。通过传承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鼓励和支持委员在界别工作和各类履职过程中讲真话、建诤言,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突出善解能容,服务社会治理更加有效。通过发挥委员渠道畅通、位置超然等优势,主动深化与界别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做好政策宣传、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团结的工作,提振发展信心,广泛凝聚共识,助力共同富裕。


原文链接:https://www.zjzx.gov.cn/wyfc/wygd/content_15247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