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推进水果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蓄势赋能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 山东政协 作者:佚名

  

  丁希滨

  水果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与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相比,附加值高、效益好。2022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910万亩,产量达到1966.1万吨,平均亩产达到2160.5公斤,居全国第一。水果产业在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西北、西南等水果新兴产区及世界水果生产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省水果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是栽培模式落后,低效园比重较大。目前,山东省85%以上果园仍沿用传统栽培模式,果园郁闭现象逐年加重、通风透光条件差,既制约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水果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提升。二是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衔接难。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仍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难度大,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不高,果农增收缓慢。三是创新能力不强,众多技术亟需突破。果树新品种创制没有重大突破,品种更新较慢,尤其品种单一化、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现代栽培模式的综合配套技术仍然不够完善。装备技术落后,果园机械化程度不足30%,管理劳动强度大。四是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和劳动力缺乏。多数传统栽培模式果园立地条件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90%以上的果园缺少防雹、防鸟、防霜冻等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弱。生产一线从业人员年龄和知识老化,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果园将面临无人经营的局面;规模化的果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当前,我省果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建议:

  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果业栽培的技术进步。示范推广以适应机械化操作、生态绿色、防灾减灾设施配套的现代集约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推广大苗建园、设立支架及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高光效树形培育、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园机械应用等关键技术。按照“三改三减”(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密度、减化肥、减农药)的技术要求,对传统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果园进行改造提升,逐步提高传统果园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创新设施类型,推动发展设施果业,提升水果栽培的质量和效益。

  二、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提升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鼓励果农通过转包、互换等方式,发展一批果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做大做强各类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一批大型果业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与果农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发展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开展果园托管、半托管等既适应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又适应规模化的产业服务方式,推动公益性服务体系与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机衔接。

  三、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高果业产业生产能力。一是推进品种创新。以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为依托,整合省内优势科技资源,以“好吃、易管、耐储、营养”为目标,开展品种和砧木的创制工作,破解水果市场“同质化”“高成本”的问题。二是推进栽培技术创新。以需求为导向,加大扶持力度,探索适宜丘陵、山地和平原等不同立地条件的高效栽培模式;在果园土壤有机质提升、树体营养诊断施肥、省力化疏花疏果、果实免套袋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推进装备技术创新。引进集成、创新研发和推广作业平台等经济实用型果园机械,提高生产管理环节的农机农艺融合程度。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水果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实际制定水果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落实措施。省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应加大对水果产业的扶持力度,扩大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水果产业项目的覆盖范围和实施规模。加大对涉果龙头企业在税收、信贷和贴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对涉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贷、保险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探索将水果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水果商业保险。加强对果农实用技术培训,建立果树技术推广人员定期轮训制度,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sdzx.gov.cn/articles/ch02343/202309/ded35301-5b28-4f20-b888-0dc8f91bab1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