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从“五一口号”到协商建国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 黑龙江省政协网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到协商建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精彩华章。回顾这段历史,对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将具有重要帮助。

  “五一口号”发布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五一口号”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心声,在海内外引发迅速而热烈的响应。5月5日,李济深等12人代表各自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出给全国同胞和毛泽东的两个通电,正式公开响应“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海外侨胞也相继发声。在中共中央及其香港分局的引领下,在香港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政协运动,对召开新政协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

  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

  1948年夏秋,国共双方正在激烈鏖战。当时大部分民主党派的总部已迁至香港。要穿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突破港英当局的重重阻挠,将许多著名人物秘密安全地护送到解放区,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中共中央和香港分局的部署下,从1948年9月至1949年9月间,先后护送1000多位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代表北上。主要有:

  1948年9月13日,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登上“波尔塔瓦号”从香港起航,9月27日经朝鲜罗津,抵达哈尔滨。

  11月23日,马叙伦、郭沫若等人,乘坐“华中轮”起航,12月3日在丹东(时称安东)大东沟附近的大王岛抛锚,前往刚刚解放的沈阳。

  12月27日,李济深一行乘坐苏联“阿尔丹号”货轮离开香港,1949年1月7日抵达大连港。1949年元旦,李济深应茅盾请求,在他的手册上写下一段新年献词:“同舟共济。一心一意。为了一件大事。一件为着参与共同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康乐的新中国的大事。”这个献词反映了北上者共同的心声。

  1949年2月28日,陈叔通、柳亚子一行27人乘坐“华中轮”出发。他们多为知识分子,史称“知北游”。一路上,诗作唱和,抒发情怀。他们穿越山东解放区,于3月18日抵达北平。

  3月14日晚,黄炎培一行化装后登船北上。3月23日,在天津第二码头登陆。

  其间,陆续有一些民主人士及各界代表分头从香港北上,如涓涓细水汇入筹备新政协的洪流中。据统计,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662位代表中,170多位从香港北上;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中,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皆是北上人士。由此可见,从香港北上,不仅是一段一般意义上的旅程,其对新政协成立和新中国创建意义非凡。

  中共中央在组织民主人士从香港北上解放区时,邀请并秘密护送从平、沪、津等地的民主人士汇集河北平山县李家庄;上海解放前夕,还指示上海地下党营救出张澜等人。宋庆龄、张澜及在李家庄的民主人士纷纷接受邀请,赴北平参加盛会。

  协商筹备新政协

  第一批北上者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到哈尔滨后,使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面对面协商新政协成为可能。东北局负责人高岗、李富春受中共中央委托,与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举行了3次协商“新政协诸问题”座谈会。1948年11月25日,正式达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这也是民主人士到达解放区后,在新政协筹备活动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并于1月14日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8条和谈条件。

  毛泽东对时局的声明,立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拥护。1月22日,到达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及无党派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谭平山、郭沫若等55人联合发表声明,拥护毛泽东提出的8项条件,表明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成立。为了迅速完成召开新政协及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各项必要准备,筹备会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小组,分别承担相应的具体任务。以李维汉为组长、章伯钧为副组长的第一小组,拟定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名单及代表之人数;以谭平山为组长、周新民为副组长的第二小组,起草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条例;以周恩来为组长、许德珩为副组长的第三小组,起草共同纲领;以董必武为组长、黄炎培为副组长的第四小组,起草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方案;以郭沫若为组长、陈劭先为副组长的第五小组,起草宣言;以马叙伦为组长、叶剑英为副组长的第六小组,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新政协筹备会举行了2次全体会议、8次常务委员会议,研究决定新政协准备工作的重要事项,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共襄建国盛举

  承载着全国人民的重托,执行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肩负着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9月21日下午,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主任、大会执行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布:“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了!”毛泽东豪迈地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筹备会期间已经过广泛的讨论,并形成共识。但兹事体大,这次大会仍就这3个文件再次慎重地征求意见。9月27日下午、9月29日下午,大会分别通过了这3个文件。

  9月23日,政协代表分11个组,对国旗、国都、纪年方案进行广泛讨论。9月27日,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4个决议案。

  9月30日下午,在庄严而热烈的气氛中,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名单,共180人。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特邀)、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为副主席;选举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在6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民主人士3名,占50%;在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人士27名,占48.2%。这一组成,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10月1日下午,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几点启示

  从“五一口号”到协商建国,记录了人民政协从筹备到成立的脉络。人民政协初史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基因,记载着新中国政治制度选择、设计、确立的过程。建党百年之际,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得出这样几点启示: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成立的初心。在协商建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起着把握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以高瞻远瞩的政治自觉,发布“五一口号”,组织民主人士北上,筹建新政协,彰显了统一战线的巨大魅力。北上民主人士大多是“旗帜性人物”,对他们所联系的社会各界别,具有重要影响。他们接受邀请北上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这一政治制度安排,把民主力量融汇在一起。在历史合力中诞生的新中国,毋庸置疑得到全体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第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第一块基石。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宣布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案。共同纲领的制定,意味着中国人民通过艰难曲折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决战的重要历史关头,顺应时代潮流,发出建立新政权的号召,为无数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和平、人民幸福的革命志士带来了希望。他们作出重大政治抉择,如众星拱北、万水朝东一般北上解放区。一幕幕北上的故事,不仅仅是传奇,更含蕴着深刻的国家兴亡铁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人心者得天下。其间,对许多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来说,也面临重大的政治主张的调整。可以说,协商建国的过程,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谋求大团结大联合,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

  第四,从“五一口号”到协商建国所践行的民主精神、合作理念和协商实践,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协商建国过程中,具有不同阶级基础、不同利益诉求的各民主党派,通过讨论和协商,对共同纲领和具体政策形成共识,这无疑是民主精神的鲜活体现。各方所展现的互相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等合作理念,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启迪。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绽放新的光芒。

  (作者单位:中国政协文史馆)


原文链接:https://www.hljzx.gov.cn/index/wstd/2021052726377.htm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