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调研 > 正文

发展县域特色产业 提升县域综合经济实力

发布时间:2024-03-23 来源: 陕西政协 作者:佚名

  □ 咸阳市政协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为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咸阳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围绕“加强县域特色产业建设,提升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主题,先后赴兴平市、永寿县8家企业和项目一线实地调研,赴西安市蓝田县、周至县考察学习,结合赴浙江省温州市、丽水市考察学习情况,广泛征询各方意见,进行专题座谈讨论,形成调研报告,为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建言献策。
存 在 问 题
咸阳市县域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富集,产业基础坚实,发展空间广阔,但县域发展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胜势,潜力还没有挖掘释放出来,制约产业做大做强的短板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是发展动能不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偏弱。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特别是围绕产业前沿趋势谋划布局为政府增税收、为员工增收入、为企业增利润的产业项目不多,迈向中高端的科创型企业较少,竞争力较弱。部分县招引落户的产业类项目较少、体量较小。
二是经济结构不优,特色产业体量较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特色产业链条较短、层次较低,有产品缺产业、有特色缺规模,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二产结构不优,传统初加工企业较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深加工企业少,龙头企业更少,带动作用不强,北部县区资源依赖尤为突出;三产创新不足,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是园区承载能力不强,产业链式发展缓慢。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规划面积大、建成区面积小,部分县工业体量不大、集聚程度不高,规上企业数量少,集约化程度不高。咸阳市县域工业园区平均工业总产值规模为133亿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关联度不高,个别园区项目落地存在“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情况,产业链式发展不明晰。
四是产业联动发展层次不高,转型升级力度不大。县域特色产业优势不鲜明,县域发展中资源利用、信息共享等机制不完善,农户、基地、企业、市场间产品链式转化能力弱,人才、技术、资本和社会服务等要素聚集度不高。受地域、环境等因素制约,部分县市对接融入西安-咸阳一体化、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等重大战略的主动性不够。
对 策 建 议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总量做大和转型升级并重的关键时期,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中省重大战略机遇,壮大特色产业强县域,融合发展促振兴,努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高地,打造咸阳高质量发展样板。
(一)优化产业布局,助推县域经济增“量”。一是县域产业“精准定位”。围绕咸阳市16条重点工业产业链和8条特色农业产业链,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找准定位,精准谋划,持续推进,在每个县域打造1—2个叫得响的主导产业。二是项目招引“链式布局”。按照“缺龙头选龙头、缺配套引配套”的思路,做好领军型“链主”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关联性服务企业招引,在市级层面出台招引项目按产业链布局异地落户利益分配相关政策。三是龙头企业“以强带弱”。实施“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对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加大培育力度,以龙头企业大发展为支撑,促进上下游衔接配套、链内链外有效贯通。四是产业链条“跨县协同”。支持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食品、纺织等县域特色产业跨县域共建产业链条,在全市一体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促进产业集群横向集聚、纵向协作。
(二)加快产业升级,助推县域经济提“质”。一是推进科技创新。把发展优势产业和核心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建立健全与交大创新港、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效对接机制,加强“政产学研金企”合作,聚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本土“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二是推动数字化赋能。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探索“智慧+”“平台+”“生态+”等新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三是推广县域品牌。借鉴“沙县小吃”“蓝田厨师”品牌发展模式,深入开展“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创建,对医药、食品、果品、茯茶等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包装打造,使马栏红、咸阳茯茶、袁家村、软香酥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三)做强产业平台,助推县域经济晋“档”。一是促进园区升级。抓住全域创建省级开发区的契机,推动园区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科创能力、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园区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机制、“僵尸企业”淘汰机制,提高园区标准化厂房利用率。二是开展园区共建。总结市高新区与旬邑医药产业园共建经验,学习借鉴西安高新区和周至县合作共建集贤产业园的模式,探索咸阳与泰州,咸阳与西安(西咸)共建“单向飞地”“双向飞地”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全面托管园区,制定出台政策共享、联合考评、利益分配等相关办法,有效促进政府及企业在产业有序转移中实现合作共赢。三是试行园区管理去行政化。完善“管委会+公司”机制,探索市场化、社会化办园模式,创新园区决策、审批、用人、分配等机制,激活园区在项目落地、管理运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新动能。
(四)深化产业融合,助推县域经济加“速”。一是主动融入“都市圈”。抢抓西安-咸阳一体化、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以地铁一号线三期和咸阳渭河高新大桥通车为契机,找准西安产业转移与咸阳产业转型升级的结合点、发力点,加快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高效流动,带动县域产业链与西安互补互促、耦合联动。二是加快产城融合。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县城带动作用,按照适度而宜居宜业的原则,着力提升县城承载力和品质。加快省级重点镇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向农村延伸,促使县域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三是加速“三产”融合。立足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借鉴周至猕猴桃、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坚持产业化、绿色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在做优“一产”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发展,促进“二产”强、“三产”兴,构建县域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经营主体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
(五)完善产业保障,助推县域经济聚“力”。一是破解资金难题。围绕“一县一业”配套金融专项支持政策,全面畅通土地生、银行贷、社会引、向上争等筹资渠道,以市带县,加快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和市场化转型,推动金融服务向县域中小企业倾斜。二是破解用地难题。在全市开展“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清理整治,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多渠道强化用地保障。三是破解留人难题。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域特色产业及配套服务业集聚发展,让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薪酬待遇,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千方百计留住人。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推动在外创业人士、离退休人员、毕业学生、农民工等返乡创业,吸引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持续回归,进一步汇聚县城人气。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scdy/571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