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对于每一位政协委员更加充满信心地参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参政议政、积极履职,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十分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的祖父、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严济慈在80岁高龄时候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成为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还曾写下文章《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入党》,表明“愿意把自己的希望和命运同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祖父的经历让他明确心志,作出了最诚挚的选择。我也希望在学习和重温党史的过程中,更真切地触摸到爷爷的选择背后的因由脉络。

  通过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我更有一种比较强烈的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胜利、建立的伟大功业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启示。当前,站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更好地学习掌握党的历史,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对于每一位政协委员更加充满信心地参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参政议政、积极履职,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十分重要。

  毛泽东同志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能因为成绩就忘掉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要科学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这也正是学习党史的一个重要意义。同时,今天的中国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规划刚刚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从蓝图到现实,还需要不懈奋斗。前方的路漫长而曲折,有数不尽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党领导人民去面对,挑战、压力和考验是巨大的、长期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我们要坚持唯物史观,始终保持清醒。

  坚持唯物史观,意味着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为此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面对这一清晰美好蓝图,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唯物史观,意味着要坚持和平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世界大变局交织叠加、相互影响,全球治理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增多,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在复杂国际形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一系列行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努力开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

  坚持唯物史观,意味着党要加强自身建设。从根本上说,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都要落脚于当下,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很多中共、各民主党派先贤的选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政协委员,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努力在新的历史大考中经受住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


原文链接:http://www.lnzx.gov.cn/zxgz/llyj/202106/t20210615_4194418.html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