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一张著名历史照片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1-17 来源: 黑龙江政协 作者:佚名

  

  

  在中国摄影史上,有一张著名的纪念秋收起义十周年合影,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倍感亲切,因为背景就是我太爷爷的家:李家窑院。

  据叶子龙(时任中共中央机要科长,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秘书)回忆:“毛泽东初到延安时,住在凤凰山麓的李家窑院。这是一孔破旧的石窑洞,一盘土炕,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一只木条凳是全部家当。窑洞门前,有一面土墙,全做抵御山风的影壁。我记得当时给毛泽东等参加1927年秋收暴动的人拍过一张照片,背景就是石窑洞前的土墙。”

  通过不同时期照片的比对、不同人物回忆录之间的相互印证,我基本查证清楚了毛泽东在李家石窑居住的起止时间:1937年1月10日,毛泽东“随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由保安迁往延安。十三日,到达延安”。当晚“借住在二道街罗廷祯家院的东厢房里。因延安抗日救国会的办公处也设在院里,一天人来人往,声音嘈杂,也不利于保卫工作,便在一周后,移住到凤凰山下一位中医郎中李建堂的院子里”。

  我的太爷爷就是照片中李家窑院的主人:中医郎中李建堂。

  在李家石窑居住的时间里,毛泽东会见了许多中外人士,仅出自《毛泽东年谱》的权威记载就有3次:2月9日,“晚十时,在凤凰山住处会见范长江,作竟夜长谈。”3月1日,“在凤凰山住处会见美国作家、记者史沫特莱,回答她对中日战争与西安事变提出的一些问题。”6月22日,“在凤凰山住处会见美国外交政策协会远东问题专家毕森、美国《太平洋事务》杂志主编拉铁摩尔、美国《美亚》杂志主编贾菲等,回答了他们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的一些问题”。

  上述人士均有回忆文章发表,记述难忘的、发生在窑洞里的会见。其中《大公报》记者范长江还特别着墨于当时窑洞内的景象:“他那个窑洞内,除了一个大炕之外,还有一张木椅,一张桌子,一条木凳,一盆木炭。木桌上放了许多纸条,还有经济学和哲学书籍,桌上燃起油烛。”

  未载于官方史料,仅当事人单方面记述的拜访就更多了,包括但不限于《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维克多·基恩、合众国际社记者厄尔·利夫、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代表田益民(《毛泽东会见记》封面照片拍摄者)、美国记者海伦·斯诺(埃德加·斯诺夫人)、国民党中央考察团团长涂思宗。

  其中涂思宗特别提到了窑洞内的陈设:“我以视察团长身份,率随从往毛泽东官邸拜访。毛邸是连着窑洞的一幢草房,会客室亦是寝室,也是办公室,木床上铺着毛毡,帐内薄被五六张,毛穿灰衣布棉军服,与士兵穿的相同,惟领钮未扣,待人接物,礼貌颇周。”

  后来,毛泽东移住到西边100余米处的吴家大院,据叶子龙回忆,“从洛川开会回来,毛泽东仍住在李家窑院那潮湿的窑洞里,他的风湿病更重了。我暗下决心为毛泽东寻找新的住处。”临走前,毛泽东给李建堂题写了“开明人家”的四字条幅以示谢意。过了两年,家中有高寿的长辈去世,毛泽东也不知是从哪里听说,特意送来了亲书的一副挽联“西归瑶池德范尚存”。毛泽东的这些举动,让家里人打心底里敬重和感念。

  (本文作者为北京市平谷区委机关工作人员、李建堂曾孙)

  




原文链接:https://www.hljzx.gov.cn/index/wstd/20240116328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