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资源转化 促进产业发展 省政协组织三个调研组围绕“壮大资源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开展专题调研
编者按:云南资源丰富,是久负盛名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有色金属王国”,同时,也有在全国排名前列的文旅资源等。但长期以来,一些资源的开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粗放、小散弱等问题,一些资源“长在深山人未识”,殊为可惜。如何补短板强弱项,盘活“沉睡”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着问题和思考,近期,省政协组织三个专题调研组,分别围绕“依托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进业态创新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各调研组深入了解云南资源经济发展情况,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结合云南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第二专题调研组围绕“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开展专题调研综述
2023年09月21日
调研组在普洱市调研
■记者李芳 通 讯 员陈丽文·图
如何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这是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今年的履职重点。今年6月至8月,在省政协副主席李玛琳的带领下,省政协教科卫体委联合民革云南省委、民盟云南省委、民进云南省委、致公党云南省委、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台盟云南省委,组织部分省政协常委和委员组成调研组,围绕“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分专题赴昆明市、普洱市开展实地调研。
科研成果频获大奖
走进省农业科学院,“丽薯6号”“云薯505”“云薯304”等一项项科技成果陈列在展台,这些科研成果不是在象牙塔里孕育的“盆景”,而是在红土高原的一块块水田、一片片山地上破土而出的风景。
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近年来,云南省从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完善措施,创新成果频现。2022年12月16日,《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多年生稻研究成果代表中国入选该榜单;2023年3月2日,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关于葡萄全球生物资源研究成果作为《科学》杂志当期封面文章发表;2023年6月2日,《科学》杂志以专刊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发起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论文8篇。云南基础研究成果多次问鼎全球顶尖科学杂志,达到本领域世界领先水平。
调研组了解到,全省科研系统集聚优势资源,聚焦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云南在全国率先实现利用固态储氢技术储存离网光伏电量后稳定发电并网,在绿氢的规模化应用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发出多组元超高温合金粘结层并实现批量喷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解决了直拉法生产光伏级锗单晶的技术难题,打破了少数欧美发达国家公司在该项技术领域的长期垄断;近红外光谱仪系统完成机械部分设计和试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丽薯6号”“云薯505”“云薯304”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水稻山地种植新技术现场测产达690.9公斤/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云南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理想
调研发现,云南头部企业少,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力量薄弱,企业普遍处于“产学研”链条的从属地位,“学”和“研”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不明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不强。高校和科研院所虽然不乏具有产业化价值的高科技成果和项目,但企业承载能力不足,部分企业更看重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谋划。
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最前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都离不开资本投入和支持。委员们指出,云南省由于科技研究不确定性大,投入需求多,加之省内投融资资源少,资金投入以政府和少数企业为主,渠道单一,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撑不足。
“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大多是由高校牵头建设,对研究人员的考核侧重论文和专利数量,缺少对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等方面的考核,降低了直接转化为生产实用工艺或产品技术产出的要求,科研成果与资源经济、产业经济结合程度较低,对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支撑作用还不强。”委员们认为,在云南,科技创新与产业、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对资源经济贡献度还不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数量少、质量差,制约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度机制不健全,支撑资源经济发展力度不够。
截至2023年,全国技术转移机构有420家,我省只有6家,占比仅为0.01%。
搭建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针对科研成果与资源经济、产业经济结合程度低的问题,委员们建议,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出台专项政策,将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作为利润而非保值增值考核指标,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原创技术创新,不断强化企业需求拉动。
同时,探索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和科研院所解题、市场阅卷”的科研攻关机制,加快推广“揭榜挂帅”“赛马”等科技计划项目模式,帮助行业领军企业发现、挖掘关键技术需求,将技术需求转化为科研课题,促成技术需求与解决方案精准对接,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创新主导作用。
委员们还建议,要搭建线上科创平台,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级知识图谱,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按需协同和资源跨区配置。线下搭建科创企业成长管理平台,助力成果转化,建立市场与科研机构常态化交流的“科企鹊桥会”,通过架起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桥、科技人员与企业家之桥、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之桥,为科技成果落地提供更多机会。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推动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委员们提出,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专业化概念验证中心,加快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创新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通过“联合研发+共享平台+助推转化”的模式,为科技成果熟化、二次开发、工程化、工艺化等提供中试载体。
“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着力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统筹整合科技资源,促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委员们还建议,要借鉴先进经验,整合资源形成专业化支撑体系,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有效化解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的发展瓶颈。
此外,以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突破口,支持各地采取先使用后付费、政府补贴部分技术转让费用、技术转让计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惠企创新政策措施,鼓励各类创新平台面向产业需求,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支撑资源经济发展。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第二专题调研组围绕“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开展专题调研综述
2023年09月21日
调研组在普洱市调研
■记者李芳 通 讯 员陈丽文·图
如何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这是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今年的履职重点。今年6月至8月,在省政协副主席李玛琳的带领下,省政协教科卫体委联合民革云南省委、民盟云南省委、民进云南省委、致公党云南省委、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台盟云南省委,组织部分省政协常委和委员组成调研组,围绕“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分专题赴昆明市、普洱市开展实地调研。
科研成果频获大奖
走进省农业科学院,“丽薯6号”“云薯505”“云薯304”等一项项科技成果陈列在展台,这些科研成果不是在象牙塔里孕育的“盆景”,而是在红土高原的一块块水田、一片片山地上破土而出的风景。
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近年来,云南省从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完善措施,创新成果频现。2022年12月16日,《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多年生稻研究成果代表中国入选该榜单;2023年3月2日,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关于葡萄全球生物资源研究成果作为《科学》杂志当期封面文章发表;2023年6月2日,《科学》杂志以专刊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发起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论文8篇。云南基础研究成果多次问鼎全球顶尖科学杂志,达到本领域世界领先水平。
调研组了解到,全省科研系统集聚优势资源,聚焦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云南在全国率先实现利用固态储氢技术储存离网光伏电量后稳定发电并网,在绿氢的规模化应用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发出多组元超高温合金粘结层并实现批量喷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解决了直拉法生产光伏级锗单晶的技术难题,打破了少数欧美发达国家公司在该项技术领域的长期垄断;近红外光谱仪系统完成机械部分设计和试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丽薯6号”“云薯505”“云薯304”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水稻山地种植新技术现场测产达690.9公斤/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云南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理想
调研发现,云南头部企业少,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力量薄弱,企业普遍处于“产学研”链条的从属地位,“学”和“研”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不明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不强。高校和科研院所虽然不乏具有产业化价值的高科技成果和项目,但企业承载能力不足,部分企业更看重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谋划。
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最前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都离不开资本投入和支持。委员们指出,云南省由于科技研究不确定性大,投入需求多,加之省内投融资资源少,资金投入以政府和少数企业为主,渠道单一,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撑不足。
“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大多是由高校牵头建设,对研究人员的考核侧重论文和专利数量,缺少对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等方面的考核,降低了直接转化为生产实用工艺或产品技术产出的要求,科研成果与资源经济、产业经济结合程度较低,对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支撑作用还不强。”委员们认为,在云南,科技创新与产业、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对资源经济贡献度还不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数量少、质量差,制约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度机制不健全,支撑资源经济发展力度不够。
截至2023年,全国技术转移机构有420家,我省只有6家,占比仅为0.01%。
搭建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针对科研成果与资源经济、产业经济结合程度低的问题,委员们建议,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出台专项政策,将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作为利润而非保值增值考核指标,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原创技术创新,不断强化企业需求拉动。
同时,探索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和科研院所解题、市场阅卷”的科研攻关机制,加快推广“揭榜挂帅”“赛马”等科技计划项目模式,帮助行业领军企业发现、挖掘关键技术需求,将技术需求转化为科研课题,促成技术需求与解决方案精准对接,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创新主导作用。
委员们还建议,要搭建线上科创平台,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级知识图谱,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按需协同和资源跨区配置。线下搭建科创企业成长管理平台,助力成果转化,建立市场与科研机构常态化交流的“科企鹊桥会”,通过架起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桥、科技人员与企业家之桥、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之桥,为科技成果落地提供更多机会。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推动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委员们提出,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专业化概念验证中心,加快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创新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通过“联合研发+共享平台+助推转化”的模式,为科技成果熟化、二次开发、工程化、工艺化等提供中试载体。
“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着力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统筹整合科技资源,促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委员们还建议,要借鉴先进经验,整合资源形成专业化支撑体系,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有效化解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的发展瓶颈。
此外,以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突破口,支持各地采取先使用后付费、政府补贴部分技术转让费用、技术转让计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惠企创新政策措施,鼓励各类创新平台面向产业需求,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进一步支撑资源经济发展。
创新旅游新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第三专题调研组围绕“推进业态创新,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综述
2023年09月21日
调研组在元阳哈尼梯田景区调研
■记者刘娜文·图
今年8月以来,由省政协副主席童志云带队,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合民建云南省委、农工党云南省委,组织部分省政协常委和委员组成调研组,围绕“推进业态创新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分专题先后赴保山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州(市)以及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云南区域集团等文旅企业开展调研,并与有关厅局、专家、文旅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我省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文旅产业仍显“三老一弱”
旅游是云南最具优势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都点赞云南旅游,并作出“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的殷殷嘱托。
调研组认为,云南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九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成功打造为全国旅游的标杆,有“旅游发展看‘两南’(云南、海南)”之誉。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的升级、需求的变化,云南旅游供给产品老、模式老、业态老、服务弱的“三老一弱”现状日益凸显。
具体表现为,文旅融合度低,提炼创新不足,旅游产品开发普遍存在文旅融合形式化、浅层化、“好看不好玩”的问题,特别是对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意识不强,许多云南高知名度的文化名片还没有转化为能吸引流量的文旅IP,能持续吸引游客的大型演艺项目少,文旅融合路径尚未打通,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非遗等应当赋予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未能有效体现。
同时,新业态推进慢,经营模式陈旧,消费链条短,旅游转型升级缓慢,仍以大众旅游、景区观光为主,盈利模式单一,人均消费低;业态创新尚停留在理论层面、起步阶段,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科考研学等新业态尚未形成气候,个性化、深度化的产品短缺,能吸引游客喜欢来、留得住、还想来、有黏性的好产品少。
此外,硬件不“硬”、软件太“软”,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构建游客“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环境缺乏研究、规划和具体实施等问题。
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结合当前云南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调研组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诗与远方携手”,必须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推动文化繁荣。
要深入挖掘、展示云南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加大文物考古发掘和典籍整理,深化对云南历史文化的研究,让“生命大爆发”“古滇文明”“爨文化”“南诏大理风情”等主题,为我省特色文旅品牌的塑造注入新的文化动能。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高水平谋划和落地“爨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特色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把云南历史讲生动,为助力云南旅游发展增添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同时,要多方利用云南红色文化、革命文化资源,把云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加充分地与旅游发展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擦亮云南旅游的鲜明底色。深度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精髓,抓好保护、传承、融合,利用好各地传统村落、非遗项目、民风民俗、传统节庆等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一批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善用云南名人名家影响力,创建云南旅游知名品牌,增加云南旅游的吸引力,把云南文化名人、名片,打造成为具有云南独特标识的文旅IP,讲好云南名人故事,开发具有核心吸引力和长久生命力的文旅项目。
做好“文旅+”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产业。调研组指出,要把云南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就要充分挖掘“旅游+”和“+旅游”产业融合潜力,立足云南优势,在巩固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基础上,向“学、思、悟、康、养”等新要素提升拓展,强力推动旅游与体育、康养、研学、科技等融合,加快培育多元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持续推进体育文旅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特色体育目的地,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激发我省特色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活力;推进康养文旅融合发展,开发以温泉、森林、中医药、民族医药等为特色的康旅项目,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品牌。科学布局我省旅居业发展,努力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的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和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建设示范省;推进研学文旅融合发展,将丰富的物产资源和非遗资源结合,转化为发展研学文旅新业态的优势,加大研学课程开发力度,结合云南资源禀赋,策划编制“生物多样性”“非遗技艺”“民族民俗”“地质科普”等研学主题。
同时,推进科技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旅产业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文旅产业研发产品、拓展新场景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推进境内境外游融合发展,锚定“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和消费中心”建设,对内与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对外与曼谷、清迈、暹粒、金边、蒲甘等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旅游合作与联动,打造跨境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免税购物旅游。
按照省委“大力推进旅游业态、模式、产品创新,全面推动旅游市场服务创优”的要求,深入解读“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通过加强对文旅融合的统筹规划,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培育新兴文旅消费,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行动,加强宣传推介等措施,不断探索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云南文旅市场“热起来”,消费“火起来”。
原文链接:http://www.ynzx.gov.cn/cwhy/27059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
2025-01-07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5-01-03邓立军到四川建筑职业...
2025-01-02民盟宁夏区委会召开 ...
2024-12-31足够重视起来 切实行...
2024-12-31自治区政协围绕“激发...
2024-12-31刘宁出席年轻干部代表...
2024-12-31全区党员队伍建设工作...
2024-12-31
热门资讯
习近平赴山西考察调研
2020-05-14为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
2020-04-23中纪委最近一年至少5...
2020-11-16习近平勉励山西:早日...
2020-05-14无名烈士墓修缮整治一...
2020-05-14刚刚!最高检这样说:...
2021-01-07湖南省郴州市委政法委...
2020-05-14陕西省政协文史馆展品...
2020-04-23辽阳县人民检察院对程...
2021-04-27中央政法委:推进政法...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