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履职 > 正文

省政协“促进产业集聚,壮大园区经济”专题协商会发言集萃

发布时间:2023-08-12 来源: 云南政协 作者:佚名


  近日,省政协召开“促进产业集聚,壮大园区经济”专题协商会,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协商交流,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春晖通报网络议政情况;11名省政协委员、专家围绕主题作交流发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并作现场回应。

  现就相关发言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网络议政情况

  省政协经济委主任李春晖:

  50位委员提出意见建议78条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于6月25日至7月25日,通过省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开通网络议政,共有50名委员围绕“促进产业集聚,壮大园区经济”进行发言,提出意见建议78条。省政协经济委认真梳理委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把部分意见建议吸纳到调研报告中。

  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刻分析云南省比较优势和潜力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经多年发展,我省园区经济总体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综合实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

  委员们建议,要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主导产业长远发展,以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以产业链为抓手,强化特色产业链招商。要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园区主导和优势产业,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园区为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提升园区孵化科技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要抢抓各省在发达地区设立“科创飞地”机遇,突破园区产业技术瓶颈,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做好技术、人力、资金等多种要素配套服务。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推进“管运分离”改革,实行“园区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市场化引才机制,探索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让园区“轻装上阵”。

  委员、专家发言

  省政协常委、昆明市政协主席杨皕:

  强化产业协同深化区域合作

  滇中各类园区已成为带动全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产业同质化、链条不长、创新能力弱、合作联动不足等问题。

  建议进一步强化省级层面对滇中园区的统筹,由省发展改革委或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制定滇中城市群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配套出台引导区域错位发展的政策文件,引导产业差异化错位发展,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增强各州(市)“竞争+合作”意识,建立州(市)之间、园区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链打造、政策一体化、科研成果共享等方面实现突破。强化产业协同,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链打造,制作精准招商目录图谱,在滇中城市群等区域实施一体化联合招商试点,探索建立招商引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指导各州(市)共同在省外举办投资推介会、产业招商会。同时,要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三大经济”融合发展,并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产城融合。

  省政协常委、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高中建:

  强化规划引领凸显示范作用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批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向园区集聚,低碳工业园区创建初见成效。然而,低碳工业园区还面临着建设标准和规则不统一、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等困难和问题,亟须研究解决。

  建议强化规划引领,凸显低碳工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供需平衡,推动园区建设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实施节能减排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增强全省电力调峰、保供能力。打通电、热、气多种能源系统间的技术和体制壁垒,鼓励创新绿色能源认证、绿色证书等清洁能源新型利用模式。加快构建符合云南产业发展阶段的工业园区低碳绿色评价体系,形成系统、规范、标准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不断健全低碳工业园区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快低碳园区建设。

  省政协委员、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段宏波:

  统筹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双循环的重要载体。调研发现,全省园区发展存在产业布局不均衡、要素保障能力弱等共性问题。

  建议统筹布局产业,形成多层次、多业态、能自我迭代的产业生态圈。科学布局产能,推动引领性、标杆性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快速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总体谋划全省产业链发展的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提出重大项目和招商目标清单。依托产业优势集聚科研优势,以企业为主导,整合政府和企业力量,引进和培育人才并举,加强研发配套,支持建立云南硅光伏实验室等,并逐步发展成国家实验室,力争技术、标准等在全球形成话语权。在省级层面成立产业基金,建设完善惠企政策省级查询兑现平台,做到惠企政策“一网通办”,提升兑现效率,解决兑现难问题。

  省政协委员、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局长王清华:

  建立保供机制吸引资本投入

  目前,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全国。从现有产业建设规模和园区建设情况分析,未来几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逐年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支撑将十分明显。

  建议抢抓发展机遇,集中资源和要素,建设高标准的产业园区。集中政策、土地、林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园区建设和产业培育,确保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各类园区的建设不因要素保障而滞后。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参与的要素保障保供和调剂机制,解决全省要素保障统筹问题。提前研究项目建设的投资模式和融资模式,通过市场的方式、企业化运作,撬动社会资本、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投入。

  省政协常委、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东 :

  探索退出机制精准选择企业

  近年来,我省各类园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主导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已成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和招商引资的大平台。但从发展角度来看,我省园区经济建设仍存在园区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平不高,跨园区竞合机制亟待形成等问题需解决。

  建议要提高园区土地与空间利用效率,探索园区之间竞合机制,满足企业跨园区生产、多园区生产的需要。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快推动落后和低端低效产能退出,并统筹退出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计划、高效率地关停落后企业。同时,精准选择入园企业,找准符合时代需要,能融入、助推“双循环”,与云南区位优势相契合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省政协委员、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副处长朱彤:

  强化省级统筹培育主导产业

  近年来,我省园区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发展中仍存在省级层面统筹不足、园区发展主导产业定力不足、正向激励和逆向约束不力等问题。

  建议要结合当前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制定出台全省园区合作招商利益共享实施办法,建立省、州(市)协调机制。要建立“园区主导产业度”奖惩制度,在招商引资考核时对园区引进符合主导产业的项目予以加分,对产业布局不清晰、新落地招商引资项目不属于主导产业的园区,在考核时作扣分处理。

  省政协委员、云南多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晓城:

  打造“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

  近年来,云南省园区建设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支撑全省跨越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存在管理体制不优、体量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不快、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

  建议要支持园区龙头企业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组织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开展协同创新。同时,还要鼓励本土中小型企业入园,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实现产业链的不断融合。要打造园区“高效便捷政务服务圈”,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整合窗口资源、提升办事效率,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推动产业园区业务从“可办、能办”向“快速办、优质办”的转变。要对园区企业实行“一企一账”制度,为企业建立需接受检查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执法检查台账。

  省政协委员、红河以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以晴:

  扩大“朋友圈”拓展“同业圈”

  今年以来,云南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奋力赶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省内各州(市)多措并举“大抓招商”,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的持续升级,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议加大对已落地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挥企业家委员以商招商的优势,升级扩大“朋友圈”,梳理拓展“同业圈”,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亲情招商。地方政府可与企业签订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协议,明确各项政策,企业可以招引配套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以完善产业链和集聚产业,从而壮大园区经济。要重视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吸引各类需要的人才到云南来就业和定居,服务园区经济发展。

  省政协委员、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蓝波:

  盘活“僵尸企业”处置闲置土地

  园区配套不足、重短期轻长远等问题依旧制约着我省园区经济发展。

  建议要注重园区内物流设施建设和改造,完善园区周边公共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为园区企业及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便利,同时完善8小时外生活圈,提高人员密集园区的生活质量。要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和工作机制,发挥市场倒逼作用,盘活“僵尸企业”,对供而未建、圈而不建、建而久拖、闲置不用等低效用地,分类型分阶段整改处置清退,进一步激发产业新活力。

  省政协委员、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忠诚:

  建设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技术

  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撑园区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体现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不太合理和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等方面。

  建议将各类重点实验室及平台布局在企业,提升企业尤其是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储能技术、大健康等前沿领域提前布局,建设一批高端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着力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要鼓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创新活动,建立权责清晰、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研发平台共用机制。

  省政协经济委智库专家、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孙晓强:

  细分产业赛道绘制招商“路线图”

  在抓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些地方还是习惯于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招商效率较低,成效不够明显。

  针对园区如何才能更高效精准招商,建议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自身资源特点、产业链等进行科学研究,明确更加细分的产业赛道,从产业规划具体到可操作、可执行的招商规划,从而避免同质化发展,建立自己差异化的品牌形象。要进一步梳理土地、厂房、配套等资源。要绘制出相关的产业招商“路线图”,着力引入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优化服务,为园区企业发展赋能,促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部门回应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李安荣:

  加快链式发展培育产业集群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印发《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立足全省产业优势,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先进制造业等12个重点产业,对全省产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以重点园区为载体,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聚焦重点产业招大引强,着力做深做精做特做优,推动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发展。目前,全省初步形成绿色铝、绿色硅等6条重点产业链,重点产业链培育成效明显。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力度,将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双周调度会商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帮助开发区协调解决主导产业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加快集群集聚链式发展,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杨晓明:

  学习先进典型建设低碳园区

  近年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向省外先进典型地区学习借鉴,现已认定安宁产业园区等10家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

  下一步将重点在研究2022年我省认定的10家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指标均值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研判我省园区目前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深入学习借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等先进经验做法,提高我省绿色园区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目前,在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已形成《云南省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建设评价导则(修订版)》。

  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张继红:

  加强对外合作建设飞地园区

  省科技厅高度重视离岸科创中心、离岸孵化器、飞地园区等建设工作。2022年由省科技厅牵头制定,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提出,支持高新区在国内外先进地区建设离岸孵化器、飞地科研成果育成平台和飞地园区,对建设飞地园区的省内单位按照实际投入的30%给予补助,最高500万元。

  下一步,将加强对外合作,进一步引导全省各高新区积极探索推进离岸孵化器、飞地科研成果育成平台和飞地园区建设,按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对符合补助标准的,兑现补助资金。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郭品:

  加强队伍建设突出人才作用

  在加大园区人才优惠政策力度方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加大“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支持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建设,对开发区、园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予以倾斜。

  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高技能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实现在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多元融合技能人才评价上实现大突破。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乔贵:

  盘活闲置土地释放园区活力

  省自然资源厅从今年起对全省89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问题开展为期1年的专项整治。对开发区内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单独考核,并与用地审批单独挂钩。同时,建设运行云南省建设用地“招商地图”云平台,精准匹配开发区土地与招商项目,计划年底前正式上线运行。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以规划为龙头,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整体安排及管控要求。规范和优化土地供应,严格落实“净地”出让要求,严格控制项目用地标准,大力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建立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工作台账,运用好“招商地图”云平台,积极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省商务厅副厅长马俊:

  立足沿边优势提升开放水平

  省商务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的决策部署,实施“1+3+4+N”口岸融合发展行动,全面构建以昆明国际枢纽口岸为核心,以磨憨、河口、瑞丽重点枢纽口岸为龙头,以清水河、猴桥、天保、关累港物流节点口岸为支撑,其他普通口岸和边民通道协同发展的口岸布局。

  同时,将立足沿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开放潜力,以边境城镇、口岸、园区为支点,在口岸周边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邮件快件监管中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网购保税+前店后仓”市场采购贸易等新模式,引导口岸周边形成“集货、建园、聚产业”发展局面。


原文链接:http://www.ynzx.gov.cn/lzhc/269491.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