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挥毫泼墨 绘就写意人生——访自治区政协委员 宁夏书画院院长周一新

发布时间:2023-06-05 来源: 宁夏政协网 作者:佚名

  

  

  

  周一新(右)在基层调研。

  

  周一新,自治区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宁夏书画院院长、宁夏美术馆馆长。2011年被自治区评为“313人才”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014年被评为自治区“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被中宣部评为“四个一批”人才,自治区首批“塞上文化名家”之一。

  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他始终以创作为中心任务,拿作品当立身之本,用艺术之笔述说宁夏故事,推动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走进社区,把美育故事写在宁夏大地上。

  笃定目标 在艺术的土壤中扎根

  看周一新的画作,仿佛一瞬间被拉进画中,他用画笔定格时代,人物神情的真实表现,体现着他灵动细腻的笔墨功夫和松弛有度的艺术张力。

  有神的笔触得益于自小的训练。周一新从小喜欢绘画,家里的连环画是最要好的“玩伴”,10岁那年,他被父亲送去学画,成了当时文化馆里最年轻的学员。

  为何会对绘画情有独钟?“这得益于我自小生活在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中。上世纪80年代,石嘴山市街头就像艺术家的画板,一幅幅手绘广告画精美绝伦,那画面我记忆犹新。” 周一新说,宁夏虽然小,但是美术氛围很好,创作的人虽不多,但创作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海纳百川的气势,这为他的绘画生涯埋下了种子。

  青年不辍少年志趣,走过懵懂的少年时节,揣在心里的绘画志趣,不断鼓舞着周一新笔耕求索。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他一边研习经典手法与当代众家水墨之所长,一边钻研历代书画名作及不同时期文学经典作品。在此过程中,他积累了创作技巧,也收获了提炼题材确定创作主题的经验。

  随着光阴的流逝,周一新愈加领略到中国画的深层魅力与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画画不再是专业,生活没有它不行。”周一新说,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发自内心,在他的认知里,这种喜爱愈投入就愈发不能自拔。

  2004年,周一新构思十年的《水浒忠义堂》问世,多年沉淀的厚积薄发,让这部作品充满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使其一举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宁夏艺术氛围非常宽松,给了我很多机会。取得今天的成绩,我非常感念宁夏给我艺术的滋养,给我成长的土地。”周一新说。

  追随时代 在生活的细微处创作

  艺术创作,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生活。画家应该深深融入时代,以饱满的热情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其注入创作。几十年来,周一新一直践行着这种创作理念。

  在时代的洪流中,吴忠市红寺堡区从荒原古堡变为逐梦之地,这里有着最淳朴的移民文化,为了捕捉其中脉络,周一新的脚印遍布这片土地。

  “周老师又来啦,这次能待多久,再给我们写个字吧!”当周一新走进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村民热络地和他打招呼。“深入生活,不是走走看看,而是长期深扎在一个地方,于长期积累和不断深耕中完成积累。”周一新说,创作的“库存”丰富,才能让作品有深度、有温度,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无论坐在村民炕头,还是走在田间地头,周一新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微处。“细节中藏着文化的符号,要努力在共性中寻求差异,在细微处打磨,才能创作出具有风情的作品。”周一新说,要做到有感而发,才能把适合绘画表现的、有深刻社会内涵的、最感人的画面表达出来。

  周一新的笔墨追随着时代,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添墨加彩。在他的推动下,“百村千绘”工作徐徐开展,1万多平方米的乡村文化墙,被绘上生动的彩画。

  “多年来我的创作重点始终以描绘‘中国故事’为主,以人物写生、花鸟山水为辅。”周一新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在艺术家手中就是绘好中国精神、传递中国精神的核心之所在。

  匠心育才 在宁夏大地上孕育桃李

  “我的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是自己画画,一是教人画画。”周一新说,曾经接触的美术老师,在自己学习绘画的道路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自己也将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对学生负责,时刻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正如自己的恩师戴敦邦先生一般,全心浇灌学生心中艺术的种子。

  自从23岁成为老师,周一新便乐此不疲地沉浸于授课与教学之中。“一笔一画从青涩到成熟,正如一草一木从种子到开花,都要用心浇灌、用时间培养。”周一新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也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时候,他笑言:“艺术的行当里需要付出许多的时间和勤劳,这是不为大多数人知晓的。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施压是有必要的。”

  如今,周一新已成为宁夏书画院院长,可他依然担任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每年会带两三个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绘画的魅力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成才?周一新有自己的思考,常规的培养模式过于千篇一律,存在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突出美术专业特色,制定个性化方案,培养有思想、有创造的人才。还要鼓励师生多创作,多组织有规模、有影响的专业画展,通过社会上不同的声音来获取更大的进步。

  如今的周一新,集画匠与教书匠于一身,在时代浪潮中挥毫泼墨,在艺术之林中孕育桃李。 (见习记者 张海峰 文/图)

  


原文链接:http://www.nxzx.gov.cn/wyfc/202305/t20230530_7317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