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上报朝廷以勤奋 下教儿曹以诗书——李化楠和他的诗

发布时间:2023-05-21 来源: 四川政协 作者:佚名

  

  李化楠(1713年—1769年)是清代罗江(今德阳市罗江区)的第一个进士,引领李氏家族和罗江文化走向复兴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罗江历史上最早留下完整文集、诗集的人。他的成就主要在政绩,是清代四川著名的循吏,所以人们往往忽略了他在诗文上的成就。

  

  李化楠塑像。

  生平

  李化楠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时,李氏家族在罗江已经繁衍到第三代(自李攀旺起)。按照其子李调元《诰封奉政大夫同知顺天府北路事石亭府君行述》(简称《行述》,以下所引,若无特别指出,皆自此文)的记载,“府君姓李氏,讳化楠(通家生王文治填讳),字廷节,号石亭,世居四川罗江县之南村坝李家湾。”“生即颖异,喜读书,尤好经义。家贫兼耕,尝携一经就陇畔读之。故未弱冠,即补博士弟子员。”李化楠少时不仅喜读书,而且表现出极高的组织管理才能。李调元回忆说,“先是府君垂髫时,已立志为名宦。与群儿戏,自为假官,旁列书吏皂役,使两儿设为两造,各以讼呈。有狡黠不以理诉者,即变色重扑之。群儿往往受杖而泣。先王父窥之,谓人曰:‘吾儿他日必为老吏,观断狱可知也。’”

  乾隆七年(1742年),李化楠中壬戌科进士,时人以为“破天荒”,因为罗江在入清后的百余年间,李化楠是中进士的第一人。“旋考入咸安宫教习,不就而归。远近从学者,常百人。执经问难,殆无虚日。”李化楠这次居乡时间长达10年,除了子侄辈聆听教诲外,罗江士人也沾惠不少,极大地带动了罗江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李化楠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担任秀水县令起,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卒于顺天府北路同知任上,一共18年。这期间,李化楠回乡丁忧两次,分别是乾隆戊寅年(1758年)丁父忧、癸未年(1763年)丁母忧,实际担任州县职务12年。12年间,李化楠清廉自守,表现出杰出的地方治理才能,时人称“安上治民,不愧古循吏”(吴省钦《顺天府北路同知李君传》),受到后人广泛赞誉。

  为政

  李化楠为政,首推为能。余姚任上,“锐意除盗”,整饬社会治安;创“枉生所”,“使贼学其技艺”;熟悉县情,“奸吏侵蚀,立能指摘”;设立书院,表彰人才……余姚面目为之一新。平湖任上,清理积案,百姓有“七年如云烟,两月见青天”之谣颂之;创“自新所”,一如余姚之法,居民安堵,几于夜不闭户。涿州任上,“日则应付十五省驿务,夜则审理词讼,倥偬之中,自觉游刃有余”。顺天府北路同知任上,委办平谷城工、承办木兰大差,“城上巡视,一砖一石无不过目”,“不避风沙,驰驱尘泥中”,忠勤王事,不敢稍有懈怠。李调元谓其父“精律例,刑名不请幕宾。处繁剧,一切文案,皆手自批发”,不假胥吏。谈到为官之道,李化楠曾言:“做官有六字诀,眼到、心到、身到,得此诀则阍人无权。而一应舞弊事庶可稍清。”

  李化楠为政,次曰廉洁。“处家喜简约,衣帽但取温暖,登仕后始脱布袍,然终其身未尝穿一华服。自供不过腐菜,常曰:‘咬断草根,百事可做。’”“两次监密云、怀安城工,及居庸关、碑亭,皆自携饼饵,凡地方供给皆不受,即家人亦不敢受一钱,是以上台器重信服。”李化楠简约修身、清廉为官,得益于李氏清廉家风的传承。李化楠到浙江任职时,其父李文彩谆谆告诫:“吾家世本布衣,今朝逢圣主,得叨一命,幸矣!惟做好官,可以报答国恩。要做好官,必以清为主。我虽老,粗衣淡饭,尚自不缺,无需禄养。尔其勤劳王事,毋玷清白,以辱祖宗。”“勤劳王事,毋玷清白”,是李文彩对为官之道的朴素认识,也深刻地影响着李化楠、李调元父子以及李鼎元、李骥元兄弟的宦途。

  

  李化楠的烹饪著作《醒园录》是四川饮食发展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之一。

  李化楠宦途以外,重族谊、爱宾客、好周急、德舆论、爱百姓,居乡与为宦,口碑极好。李化楠还喜藏书、喜书画、精算法、好骑射、喜种花木、擅治园冶;兴趣广泛,成就突出。他第二次归乡期间,“为邑侯杨公冕所聘,建东门石桥,造奎星阁,创双江书院。盖杨公以府君精能信实,赖以济事,而府君亦欲倡起人文,不辞繁琐”,所筑奎星阁至今仍存,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罗江的主要文化地标之一。他的烹饪著作《醒园录》,是四川饮食发展史上的重要古典文献之一,其《李石亭文集》,也是一本重要的家族管理与县域治理的珍贵资料。

  诗集

  这里我们重点谈谈李化楠的诗歌。

  李化楠的诗集名《万善堂集》,集名源于厅堂匾额。李调元在《行述》中说:“府君为人状貌雄伟,气度豁达,而一种磊落英爽之概,恒使人对之而生敬。平生乐谈阴骘,奉行功过格惟谨,期于累万,故匾其厅曰‘万善堂’。”按照《万善堂集》前刘天成作序的时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及最后第十卷有《丁亥(1767)除夕》一诗的信息来看,诗集应该在李化楠生前刻成。

  《万善堂集》共十卷,收诗512首,另附词7首。卷前有刘天成序。刘天成(1733年—1797年),字乙斋,大足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旋升福建道监察御史,与李调元友善。刘天成在序中回顾了他与李化楠、李调元父子的交往,欣然点定李化楠诗集的经过,以及李化楠诗歌的主要内容、艺术风格。序后附“石亭先生揪须像”、李化楠自书隶书手迹:“胡为不冠,天覆吾;胡为不履,地载吾。上报朝廷以勤奋,下教儿曹以诗书。噫!吾之事毕矣!但将冥心观化而游于泰古之初。”这段话,对于我们了解李化楠的立品治行是有帮助的。

  每卷卷首,有“罗江李化楠让斋著,男调元雨村编纂;受业杭州陆燝(补梅)、嘉兴李祖惠(虹舟)、绍兴黄璋(稚圭)仝校”字样。每卷不编年,大体依诗人创作的先后秩序排列,古体今体同列一卷,大体基本反映了李化楠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

  作为罗江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第一本诗集,《万善堂集》具有引领文化风尚、记录时代风貌的重要作用,为后人认识乾隆中叶的清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窗口,特别是对罗江具有补史之阙、纠史之偏、证史之讹的作用。

  特色

  从罗江的角度来说,《万善堂集》在内容上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条。

  其一,抒写罗江及周边风景名胜。

  李化楠为官时间不长,仅12年,在家乡居住的时间较长。他有机会游历川西坝子,交游名士、指点山川。游踪所至,罗江区内的鹡鸰寺、靖侯祠、观音寺(龙神堂)、醒园……区外的秦宓墓、太白故居、窦团山、石经寺……都化作了真挚的诗行,为这些流传至今的名胜(为宦江浙与京畿的更多)增添了文化内涵。

  其二,感悟川西田园耕读生活。

  李化楠出生于耕读之家,青少年时期且耕且读,熟悉乡村农事。他的《分秧二首》《喜晴》《观田中获稻歌》《田家杂兴四首》等作品,不仅写具体的劳动,也描写农村的优美风光,表达对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这与他的民本情怀是紧密相连的。

  其三,记录故乡文化建设与人物。

  两次丁忧期间,李调元不仅与时任罗江县令杨周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主持了罗江多项重要文化建设,为历史名城罗江留下了重要文化遗产。嘉庆版《罗江县志》收录了9篇李化楠文稿,内容涉及纹江书院、明伦堂、观音寺、文昌宫、梓潼宫等。行之于诗,有《赠罗江杨明府四首》《和杨明府重阳日迎送在途,马上寄怀》《赠杨明府(周冕)》《罗江东门大桥歌》等。

  其四,歌吟广博情趣和治政得失。

  李化楠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洞察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增加对清代社会风俗民情的认识。他喜欢园艺,曾作了不少咏物诗。他的《凤仙花》《白鸡冠花》《容安亭赏牡丹》《向日葵》《枇杷歌》《戏与吉祥寺僧索梅花》等诗,与“醒园”系列组诗一起,可以增进我们对李化楠造园思想的认识。《余姚署中偶作》《恤囚吟四首(有序)》则鲜明地体现了李化楠“为政安民、清廉自守”的循吏风范。

  

  李化楠督造的奎星阁至今仍矗立罗江街头。

  李化楠的诗沉郁顿挫,理趣与意像兼顾,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刘天成在《李石亭先生诗集序》中,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其抒性,则孝子忠臣流连欲绝,鸢飞鱼跃,宛转关生;言情,则思妇劳人宛然纸上,春思秋兴尽入毫端;写景,则竹坞花潭山鸣谷应,烟汀月榭雨骤风驰。至于怀人吊古,则九原如作,异地同堂;陟险探奇,则千仞振衣,万流濯足。他如歌行杂兴,戏笔问吟;又有光怪陆离,行云流水,莫测其住,莫究其来之妙。盖是集也,或得之簿书期会,或发于马迹车尘,或动于寻梅踏雪,或感于鸟鸣虫吟。总之,笔之所之,情不自禁。”

  李调元于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辑刊《蜀雅》,收明末至乾隆中100余年间蜀人之诗,其中第十八卷单收李化楠诗31首,这时李化楠已经离世13年了。卷前有李化楠学生、李调元好友、绵竹进士唐乐宇写的一篇评传,其中说:“先生诗出入韩苏,瓣香独绍东坡,追摹三十余年。凡酒酣耳热,必为人谈苏,长篇断句,暗诵不遗。”说明韩苏对他的巨大影响。

  (尹帮斌)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8831cffe018832f15749000f.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