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跨越历史时空漫步古典中国——读《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

发布时间:2023-04-16 来源: 四川政协 作者:佚名

  

  书名:《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

  作者:翟进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翟进读中国古代艺术,是以“历史漫步”的方式读取,读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艺术的神韵与神髓,读艺术风格演变的成因和发展脉络,读中国何以中国。在《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中,翟进从贾湖骨笛到明清书画,一路娓娓讲述,跟随他的脚步,徜徉万年华夏历史长空,一幅幅画卷展开,一幅幅画卷绵延。中国古代艺术在作者笔下,如在万里江山、时间长河中生长、飞翔。

  作者以时间为轴,从与自然相关的初民艺术,到商的迷狂、周的秩序、秦汉的压抑与绽放、魏晋文人飞扬的梦想、南北朝青春的祭坛……历史绵延,艺术生长,作者一路行走、一路思考,哲思妙语不断。他以人文之思梳理中国艺术,重思而不重形,重感悟而不重流派。比如从“贾湖骨笛”的洞孔之中,作者“听”到的是人类共通的文明之音,“人类文明共同的基因来自自然,一如古代世界几乎相互隔绝的文明会诞生几乎完全相同的音阶”。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眼睛、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但相通的是对自然的感悟、对内心的问寻、对天籁之音的向往。千差万别的人,在音乐面前,不需要语言,即可达成默契。

  历史长风浩荡,往事如烟亦如谜。回看历史,读先民画下的螺旋形的线条,如花、如水、如风、如道,如生命生生不息。读艺术,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对千万生命的理解与关照。在作者看来,“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就是一个远离自然的过程,对抗与再建,至今犹是,所有人类痛苦也由此而来。面对痛苦,哲学以立本与确定边界,而艺术则不断抚慰与涤荡人类的心灵”。人类以想象安慰自己,给自己以勇气,以对抗文明初建时期的各种不确定。良渚文化代表玉器“玉琮”以鸟纹问天,不知是否是先人对自身“从哪里来”的一种思考,亦或是对鸟类翱翔天宇能力的一种向往?

  人永远向往自己不具备的力量,艺术为人类提供一条“天路”,在这天路中,人可以无所不能。心之所向,便是艺术之所达。

  书中呈现了大量中国古典艺术的巅峰代表作,文以解图,图以示文,人的哲思贯穿其间,为历史注入人文气息。楚文化飞扬的线条,与楚辞相恰,正如作者所言有着“自由与疯癫的感觉”,而这自由与疯癫恰是生命的活力,虽未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却为后世端庄、理性的文艺注入了一缕飞扬的神采,为民族注入了自由、浪漫的魂魄。在落地与飞扬之间,在庄重与自由之间,在神秘与稚拙之间,中国艺术以百变魅力,呈现生生之力。

  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析中国古典艺术。比如,讲解佛教之美时,他以青春勇敢、虔诚愿力、简易法门、人生指引、哲思之美来诠释佛教的多重美学。讲解唐代的文化,作者更是大胆提出“唐代的浪漫来自异域文化的多重刺激,但它还没有足够的沉淀,从某种角度,唐代更像是中原的北方民族与汉人的一次集体狂欢”。历史与艺术本就有多种解读方式,站在千年开外,没有一种解读一定是准确的,但人们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去为在时间中慢慢风化,逐渐枯瘦的历史注入更多的血肉,甚至是灵魂。

  作者将对历史与艺术的理解融汇一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儒以立世、道以憩身,自由以儒,天真以道。在我最艰难的时间,最终慰藉我的是自然、传统文化与艺术,准确说是祖国山水、文人精神与古代艺术,并不是西方的‘神明’。”生于华夏,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天然的亲近,手持书卷,“立”于传统艺术之前,自然心生宁静。浮世如烟,百般变幻,而心之坚定,便在于在“我”脆弱肉身之后,是自上古至近代呈现万千气象的艺术涌动,它们与每一个华夏儿女血脉相连。

  (胡艳丽)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875af658018778ea196d01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