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时评 > 正文

民生议事堂听民声聚共识

发布时间:2023-02-12 来源: 福建政协 作者:佚名

  (作者:叶海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为我们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民生议事堂”是浙江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重要平台。台州市创新推进“民生议事堂”建设工作,在扩大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上展现了独特优势。

  台州“民生议事堂”是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协商民主特色样本。台州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协部署要求,推进“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拓展了政协协商的广度深度效度。

  协商主体突出广泛参与。坚持委员当主角、作表率,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委员履职小组,按照委员所能、区域相近、人数相当的原则,将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全部编入履职小组。同时,发挥界别组的专业优势,下沉到乡镇(街道)一线,与履职小组形成助推区域发展的合力。坚持多听群众说、多请群众议,在协商人员中,群众代表、利益相关方占一定比例,通过民主恳谈等方式开展协商,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同时,通过安排委员轮值、张贴社情民意信息收集二维码等形式,线下线上全天候收集社情民意信息。

  协商平台突出多层协同。致力于融合发展,搭建政协协商在基层的重要阵地,按照“三位一体”要求,将“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设置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公共场所的同一空间范围内,更加贴近基层实际。致力于开放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建设“委员工作室”多跨场景应用,具备交流沟通、咨询回复等功能,实现“三位一体”之间的数据开放共享,并向全省推广。致力于延伸发展,通过以协商主体衔接为基础、以协商议题衔接为纽带、以协商平台衔接为依托,推动“民生议事堂”与基层协商相衔接、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

  协商运行突出制度安排。注重标准赋能,制定全市统一的确定协商议题、开展协商调研、组织协商讨论、报送协商成果、推动协商成果转化等5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形成简要、便捷、管用的全流程操作体系。注重评价激励,推动“民生议事堂”建设纳入市委对县(市、区)党建工作考核,纳入县(市、区)党委对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开展“民生议事堂”星级评定,推动“民生议事堂”由“盆景”变成“风景”。注重资源保障,推动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加强对“民生议事堂”场地、资金、人员等保障,确保“民生议事堂”有可用场地、有运行经费、有专人管理。

  以参与式、恳谈式为重要特征的台州“民生议事堂”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彰显了积极的时代价值。“民生议事堂”依托“开门就是群众,出门就是基层”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参与式协商、恳谈式协商,促进了政协委员更好联系服务群众,有效彰显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的价值功能。

  聚焦最广泛的民主,进一步提升了协商开放度。通过“民生议事堂”建设,坚持开门协商、开放协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协商送到村头巷尾,灵活开展线上协商、现场协商、工厂协商、广场协商、农场协商,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献计出力。

  聚焦最真实的民主,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共识度。鼓励不同利益主体通过“民生议事堂”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在不断碰撞、交锋、磨合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多做宣传政策、释疑增信,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形成同心同德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工作合力。

  聚焦最管用的民主,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通过“民生议事堂”建设,强化问题导向,提高解题意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依托“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专题协商议事月”等活动,多谋利民之策、多献安民之计、多促惠民之举,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政协主席)

  


原文链接:http://www.fjzx.gov.cn/zxll/16488.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