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之维 ——读《中国人眼中的美》

发布时间:2023-02-03 来源: 四川政协 作者:佚名

  

  书名:《中国人眼中的美》

  作者:长北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还贡献了独特的审美观念,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阅读《中国人眼中的美》,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的美学趣旨,从而触摸到中国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本书作者长北是国内知名的艺术史论学者,著有《中国艺术史纲》《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等专著。《中国人眼中的美》从思、气、神、意四个关键字切入,结合各类艺术实例,梳理大量国学典籍,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探寻中国人的十大审美意识。如透过故宫、天坛等古典建筑,剖析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情怀;在文人山水画里,追问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深意;在中华传统装饰图案中,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景的祈盼;从书画、建筑、音乐、舞蹈到工艺美术,体悟中国艺术特有的大象之美……中国人眼中的美,是藏在传统文化里的审美记忆,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天人合一不但是中国传统审美的重要理念,也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思想价值所在。本书在探讨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时,从法天象地、收天纳地、融天入地、顺应天地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笔者认为,法天象地在本质上有秩序、规范的意蕴,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建筑就是其中的代表。法天象地同时作为一种艺术法则,贯穿在中国古代的艺术活动中,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琮,造型就是外圆内方。其实在很多古代器皿造型中,都体现出这样的特色。

  收天纳地在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中国建筑讲究在有限的空间里收纳无限。汉字的“屋”与“宇”的字意相近,建筑如同一个小宇宙,与自然界的大宇宙气息相通,这也意在表明,建筑里的人与天地共生息。再如古代中国的村落,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整体设计,可村民都知道珍惜自然,千方百计将自然引入居所,与自然相依为命。中国古典园林从创始之日开始,就体现出收天纳地的设计思想,山为阳、水为阴,阴阳交合,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骨架。

  融天入地也是天人合一的内核。中国古人恭恭敬敬地对待天地,人与天地冲撞,造物当然不可与天地冲撞。中国传统的殿式建筑就是融天入地的代表。这类建筑的大屋顶飞出来,屋身则收进去,台基向地面延展,形成整体的曲线造型,加上若干装饰构件,外轮廓呈现出非常柔和的天际线,与花草树木的自然环境形成高度的融合。殿式建筑的曲线造型,使沉重的大屋顶像是在展翅欲飞。

  而顺应天地更是代表中国古人在艺术创造中践行“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古代造物活动中,材料取于自然,造物利用天时。如古代乐器用的土、木、丝、竹、金、石、皮、葫芦等,家具、竹篮、漆器、藤编等,都是自然材料。北方大量可见的生土建筑,不用烧砖,而是用黄土敲成土胚砖,砌成房子。陕北、豫西、陇东的生土窑洞,有地坑院,有靠崖窑,这些建筑就地取材,不破坏自然生态。而南方苗族、傣族的建筑,也取自天然的竹子、树木等修建,这些建筑与生态自然完美融合。

  天人合一的理念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学者们对“天”的解释在不断延展,起先指宇宙、自然,逐渐扩展为天性、命运等。有人认为,天人合一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创造了文化,人与天就分离了。天人合一在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理想、道德境界和审美情怀。

  在中国人的审美视域中,传神写意也历来受到重视。这一审美追求在水墨画中受到空前的追捧。可以这么讲,作为中国画主体的水墨画,因传神写意而存在,这也影响整个中国画的艺术格局。水墨画发端于唐代,在宋元时期进入高峰。在水墨画的世界里,山水画则是主角。对于传神写意的理解,中国古代画家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的古代水墨山水,感觉描绘的山水都似曾相识,而细细品味,又发现有一种陌生感,在“像与不像”之间。

  整体上讲,水墨山水不在山水外形表现方面追求“画得像”,而是追求一种气势和意境。传神写意与其说是画家在描绘自然界的山水,还不如说是表达特有的一种心境和追求。现当代画家傅抱石的系列写意山水,画面中往往大片留白,但是感觉到画面是有内容的。传神写意的审美追求不只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历代很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都具有这样的特质。

  《中国人眼中的美》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勾勒中国传统审美的图景,帮助我们从全局的视角了解中国古代艺术。近百年来,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的审美观念也在影响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中国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少数人彻底摒弃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热衷于标新立异,为了创新而创新,导致一些丑陋、粗鄙的作品搅乱了艺术生态。事实上,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只有扎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充分汲取传统艺术的养分,才能走得更远,中国艺术也才能健康发展,不断走向繁荣。

  (陈华文)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85cd7e2b018606a7566800a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