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从“宁羌”到“宁强”

发布时间:2022-08-13 来源: 陕西政协 作者:佚名

  □ 周安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过怎样的岁月沧桑?我们和“羌”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城建于何朝何代?诸如此类的疑问,肯定萦绕在许多宁强人的脑海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穿越历史,回溯岁月的河流,寻找、梳理宁强历史发展的脉络,看看从“宁羌”到“宁强”有关的历史变迁吧。
宁强小城位于宁强县东南部,群山环抱、二水中流。最早是一个叫羊鹿坪的山村,这里草木丰茂,宜耕宜牧,羊奔鹿鸣,风光旖旎。
宁强古属梁州,为氐羌居住的地方。唐初一度在今县城东罗村坝古城设嘉牟县,在阳平关设三泉县。宋代曾在羊鹿坪建立儒学。明初,羊鹿坪又为平蜀征陇屯兵之处。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羌人田九成与沔县(今勉县)县衙书吏高福兴,联合王金刚奴、何妙顺等人,以白莲教为号集聚群众,揭竿而起。田九成自称汉明皇帝,建元“龙凤”;高福兴称“弥勒佛”,王金刚奴、何妙顺等称“天王”。县教谕王朴得知田九成率众起义的消息后,当即告发给宁羌卫所(设于甘肃徽州,即今甘肃徽县)。宁羌卫所发兵围剿。田九成率义军转战于巴山一带,以马面山(又称“龙头山”,在今县城东南,现属二郎坝镇辖区)为据点,作法练功,壮大力量。时值连年饥荒,四方灾民纷纷响应,前来投奔,势力迅速扩展到阳平关,义军屡败官兵,声势大振;乘胜挥师北上,攻陷略阳,杀死知县吕昌;又渡过白水焚烧徽州,诛杀学正颜叙彬。起义军威震陕甘,当地少数民族和其他劳苦大众闻风响应。明太祖朱元璋闻报大惊,朝廷为扑灭义军燎原之势,急令武定侯郭英、长信侯耿炳率兵分两路进剿。起义军复回师城关一带,后退守后河坝(今金家坪后河村),集结兵力与官兵拼死激战旬日,终因寡不敌众,高福兴被俘。田九成退至根据地马面山,收罗残部,以深沟高垒之险拒敌。官兵势如潮水,冲杀而至。田九成率众与敌血战,双方死伤惨重。义军缺少衣食,矢尽力竭,田九成及其下属被俘者4000余人,朝廷“诏诛同谋,遣散胁从。”同年九月,田九成被杀。
这次以羌人田九成为主的起义虽历时短暂,但对朝野震动颇大。随后,明廷为防羌人义军再度兴起,于第二年六月命指挥姜观在羊鹿坪(今宁强县城)拓荒筑城,建造官府,把宁羌卫所从徽州南迁至羊鹿坪,屯垦以备边患。自此,宁羌即为汉中西部一军事重镇。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明廷在“宁羌卫署”南置“宁羌州衙”,辖略、沔(二县三分之一),州卫并存。从此,这里一直成为宁羌(强)卫、州、县的治所,也成为所辖区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清代存州废卫,民国二年(1913年),“宁羌州”降格为“宁羌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时任宁羌县县长刘法钰倡议,地方人士赞同,拟更“宁羌”县名为“宁强”“汉宁”“嶓冢”“嘉陵”等,具文呈报上司,经重庆国民政府核定为“宁强”。次年下半年批文到县,准予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元月1日启用。正好此时,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路过宁强,受各界人士邀请,挥笔题写“安宁强固”四字匾额一副,写毕欣然说道:“此可作为新县名的解释。”
以“宁强县”之名开始,至今已80年。从创建宁羌卫的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算起,宁强小城的历史至今已达625年。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xxyd/wscq/469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