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委员履职 > 正文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增强绿色发展动力——省政协“把握区域发展战略要求 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2-07-27 来源: 辽宁政协 作者:佚名

  

  辽宁日报记者 赵 静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完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应有之义。”“推动‘生态+’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7月26日,在省政协“把握区域发展战略要求 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上,部分省政协委员和民族自治县政协主席积极建言献策。

  吴岩委员认为,我省民族地区中药材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建议出台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民族医药保护与发展工程,打造民族药品牌,提升经济效益。

  “我省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多山多水,发展文旅产业,有利于构建经济与生态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张鸣委员建议,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加大对文旅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

  刘凤伟委员认为,我省应加快健全完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他建议,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明确水资源保护的市场化补偿标准,推动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研究以项目代货币的补偿新机制,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

  “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重在形成合力。”清原满族自治县政协主席郝先兵认为,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省直有关部门对口对接9县(市)开展指导和扶持工作机制。同时应整合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出台绿色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生态+红色旅游”,充分释放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优势。

  “农村支流、微小河流河道冲刷严重、险段众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政协主席陈忠民建议,加大农村中小河流险工险段治理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更好助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姜晓秋委员认为,应以“生态+”发展模式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她建议,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原则,实行生态环境准入制、无绩效退出制。打造民族地区“生态+”特色品牌,加快“生态+”融合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强各民族地区之间“生态+”模式的协同创新。

  胡金库委员建议,完善民族地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民族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在民族地区转化,切实将民族地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原文链接:http://www.lnzx.gov.cn/wylz/wyjy/202207/t20220727_46414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