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社情民意 > 正文

关于加快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2 来源: 上海政协 作者:佚名

  

  曹晴晴[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水平,对数字中国建设和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都有着重要影响。总体来看,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供需脱节比较普遍,人才短缺、基础薄弱、成本高昂,导致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困境较为突出。

  一是供需脱节。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服务价格敏感,偏爱免费或低价服务,也因此成为数字化转型市场的“低端客户”,导致供应商服务中小企业的意愿并不强。如,一些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坦言,客户都是国有大型钢铁和能源企业,自己看不上“小企业”客户,小企业也“用不起”自己的服务。又如,一家提供在线仿真设计服务的中小企业反映,已服务对象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但在享受3个月免费服务后,选择继续付费的客户数量很少。该公司出于生存目的,已将商飞等大企业作为市场拓展重点。所以,目前数字化转型领域虽然热闹,供应商中也不乏中小企业,但需求方仍以大型企业为主。

  二是人才短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既需要“一把手”重视了解数字化转型,推进顶层设计;也需要中层、基层配合,在各环节严格执行。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对数字化还缺乏充分的理解,只知道一些概念,摸不清转型升级路径。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也缺乏数字化人才体系,生产、营销、运营、管理等环节都缺乏数字化人才支撑。与此同时,数字化人才薪资水平高,中小企业还面临人才招不来、用不起、留不住的困难。

  三是基础薄弱。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利用技术对业务进行重塑,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管理协同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小企业对数据缺乏有效采集,数据分析水平难以满足生产流程优化、精准化营销、商业模式创新等需求。同时受管理能力制约,难以驾驭或适应企业数字化运营模式。

  四是成本高昂。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连续多年持续投入,而且量身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投入门槛高,常常令中小企业“望而生畏”。有一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反映,最近3年投入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费用高达2亿元。有一家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近期计划将清洁服务从线下转至线上,开发小程序等投入约为50万元。由于从事的清洁服务属于微利行业,这一投入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去年起流行的直播带货模式,很多中小企业反映手续费高、折扣高,“用不起”。

  为此,建议:

  一、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供给,促进供需匹配。开展“数字化转型”大中小企业融通试点,搭建平台企业、转型服务供应商和中小微企业的对接机制。加强数字化供需对接,支持平台企业、行业龙头、金融机构等以需求牵引,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开发便捷、廉价的解决方案。

  二、加快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将“数字化转型”内容列入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范围,着力培养、提升其数字化理念;鼓励高校开设“首席数字官”专业培训课程,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系统性培训,提高其策划管理能力;鼓励行业协会、职业学校举办针对企业中层和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实操能力。建议政府对企业的数字化培训支出给予补贴,支持企业不断加大培训力度。

  三、提高中小企业数字化技术服务能力。发展一批数字化转型咨询机构,组建咨询诊断专家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为中小企业提供诊断、战略规划咨询、软硬件集成等一揽子服务,带动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打通政产学研用金联动,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创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参与模式。

  四、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将数字化转型投入项目列入技改项目支持重点,扩大软件部分所占比重,按总投资额给予贷款贴息、无偿资助或奖励。对投入额偏低的项目,可向中小企业发放服务券,用于支付采购数字化服务、研发数字化软件工具的成本支出。探索将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支出列入研发加计扣除费用,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

  (民盟市委供稿)

  [1]作者系民盟盟员、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副主任。


原文链接:http://www.shszx.gov.cn/node2/node5368/node5376/node5389/u1ai1117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