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引黄入榆 鹏程万里

发布时间:2022-04-30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黄河(566872)-20220425085455.jpeg

  □ 李瑞瑞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作为“母亲河”,哺育了一代代榆林儿女。
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榆林曾是气候温暖湿润的绿洲,沃野千里、水草肥美,后因战乱频繁、过度垦殖,生态不断恶化,榆林从荒漠演变成了沙地。缺水也成为一个困扰榆林的历史和地理问题。
“引黄入榆”梦想
“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全面看待和破解水问题,解决榆林未来几十年甚至百年的用水需求,将‘水龙头’握在自己手里。”2017年6月,带着群众对生命之水、发展之水的殷殷期盼,时任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驱车数千公里先后赴宁夏中卫、青铜峡和榆林府谷、神木等地,就榆林黄河东、西线引水进行实地调研,并要求水利部门立足长远,为“引黄入榆”确定最佳方案。同年10月,榆林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全市阶段性重大事项推进方案》,确定了东线马镇引水方案。
2019年9月19日,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举行奠基仪式。“榆林引黄工程从决策到开工奠基,用了不到2年时间,这在全国水利史上都少见,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全力破解用水难题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榆林市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王皓在现场激动地说,水利、发改、环境、土地、林业等相关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克服了政策、地理、技术等重重困难,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
马镇引水工程黄石沟沉沙调蓄水库于2020年6月9日开工建设,设计年引水规模2.9亿立方米,计划2023年底建成供水。工程估算总投资160多亿元,被誉为榆林的“三峡工程”。
工程从马镇葛富村龙口取水,经泵站提水至黄石沟沉沙调蓄库,流经神木、榆神支线后进入榆阳区石峁水库,全长约161.33公里,建成后每年可从黄河取水2.2亿立方米。引水管道经过的神木市窟野河河谷区、榆神工业区锦界工业园、清水工业园、榆阳区榆溪河以东工业园等片区,恰是榆林能化基地的“白菜心”。
榆林引黄河水记
榆林市境内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8.9亿立方米,占全市可利用总量9.41亿立方米的94.58%,境内可挖掘的潜力已不大,亟需可靠稳定的外部水源。黄河中上游地区普遍缺水,唯富河套一带,而榆林恰好处在黄河几字弯内。榆林市境东沿,奔腾不息的黄河自北向南过境长达280公里,年过境水量240亿立方米。
早在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中,分配给榆林黄河干流年用水指标3.17亿立方米,但由于无有效引水工程迟迟无法落地。在沿黄各省对黄河争相利用之时,榆林却面临“一边是黄河水指标白白流淌,一边是本地水源频频告急”的境况。
初秋的神木市郭家塔村,一辆辆工程车在山峦沟壑间穿梭作业,总库容9870万立方米的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黄石沟调蓄水库正在紧张施工中。而在榆林版图的最西端,定边县红柳沟镇陡沟子村,压路机、挖掘机、运土车也是往来不绝,库容976万立方米的西线引黄调蓄池及充放水管道工程也正在紧张施工中。2020年,随着榆林东、西线引黄工程全面开工,300多万榆林人“引黄入榆”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水网榆林再创奇迹
从榆林城区向西南约60公里,坐落着市境内库容最大的王圪堵水库。这个设计总库容3.89亿立方米、年均可供水1.5亿立方米的水利工程,未来将在榆林水网格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黄工程全面建成后,东西两个方向引来的黄河水都将输入这个水库。届时,王圪堵水库将成为调节榆林各地用水的中转站,使全市形成东西连通、南北互济、统一调度的供水网络。
这个供水网络是榆林人在东线引黄已经指日可待之后,又描绘出的更具“野心”的水利梦想。榆林市委、市政府已经谋划出以王圪堵水库为枢纽,东、西线重大引水工程为主架构,各类中小型水库为调度节点,中小型供水工程、应急水源工程、矿井疏干水为补充的供水网络体系。这个方案在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工程的基础上,从东线、西线、中线三个方向,分阶段、分步骤实施重大引水工程。
在这张蓝图上,引水工程在王圪堵水库的对接将实现对黄河几字弯的贯通和市境内主要水系的连通。未来,黄河水融入全市水网后,将在市境内形成一个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真正实现“引足黄河水、蓄住天上水、管好地下水、高效利用水”的愿景,为榆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国家四大煤化工示范基地之一,榆林以引黄为契机,奋力书写全方位高效用水大文章,实现世界能化之都建设与环境持续好转的协调共进。这也是继20世纪创造荒漠变绿洲奇迹后,榆林迈上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新台阶的又一伟大创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引黄入榆,我们在路上!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sxzx.gov.cn/xxyd/yszc/459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我家的读书故事

下一篇:劳动也是家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