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协工作 > 正文

非凡之年书写不凡答卷——省政协2021年常委会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2-01-22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作者:佚名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人民政协事业又迈入了新的一年。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1年,这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十四五”规划开始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踏上新征程。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省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守正创新,双向发力,推动政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实现我省“十四五”良好开局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 努力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党的领导永远是人民政协事业的灵魂。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2021年4月20日,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欧阳坚带领省政协党组成员来到兰州“八办”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听取党史讲解,现场接受教育。这是省政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省政协强化理论武装、保持政治定力的有力指导。“要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更加清醒认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机会。”在现场学习中欧阳坚强调。

  这一年,省政协以全面加强政协组织党的政治建设来统揽政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把中央决策、省委部署作为履职重点,始终在省委领导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都报请省委同意后实施。

  这一年,省政协加强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建设,建立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实现了党的领导对政协组织、政协工作的全覆盖。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开展督查,推动人民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


  思想有活力,政治有定力。省政协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坚持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引领,通过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以及理论大讲堂、委员培训等持续深化学习研讨,推动理论学习更加广泛、多层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全年举办党组理论中心组等集体学习50多次、理论大讲堂9期,组织开展机关党组、各专委会分党组、各党支部集体学习300多次。

  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省政协始终做到“党政有所呼、政协有所应,党政有所盼、政协有所为”。

  坚持服务中心 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

  “说话”,是政协履职的“看家本领”,必须要说到点子上。省政协坚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主线,力求说务实管用的话。

  

  2021年6月1日,省政协十二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的建议案》,10位省政协委员围绕相关议题作大会发言。这是省政协聚焦主责主业,紧扣省委中心工作建言协商的一次生动体现。

  “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参与乡村振兴”“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会上,一批有分量、有见地、可采纳的意见建议被应邀到会的省政府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记录在案。

  

  一年来,省政协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协商。联合沿黄九省(区)政协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建言,共同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携手西北五省(区)政协就助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行协商,向全国政协报送了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智慧旅游区域合作、构建物流枢纽新格局等建议。

  一年来,省政协聚焦全省发展大事进行协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优势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施“三化”改造等开展调研协商;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对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等深入调研协商。围绕省委交办的6个方面课题开展调研协商,完成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并提交了调研报告。省政府交办的调研任务全部完成。

  2021年,省政协共组织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18次、网络远程协商2次,报送建议案、调研视察报告34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00多篇,其中被全国政协采用14篇。省委省政府领导全年对政协调研报告批示70余次,不少对策建议已转化为相关部门的工作举措。

  坚守为民初心 聚焦民生福祉履职尽责

  履职为民,职责所系。省政协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履职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运用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履职方式发力,协助党委政府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2021年,省政协持续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每人督导1-2个市州政协的协商工作。截至2021年底,在全省98%以上的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和社区,都建立了协商议事会和协商议事室,累计开展协商活动3万多次,通过协商为基层化解了一批具体问题。同时,向基层党委政府反馈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难事。全国政协办公厅为此专门编发工作简报,多个省市政协到我省学习考察相关做法。一位参加过多次协商议事活动的基层社区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政协协商更能体现广泛性、代表性、专业性,更能反映广大群众普遍的意愿诉求,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贴近群众的愿望。”

  2021年10月,我省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发生后,省政协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动员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组织政协委员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就重大项目落地、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专业人才储备、校园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等提出了专门建议,为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参考。广大政协委员踊跃捐款捐物,医疗界政协委员积极救治病人、值守防控。省政协几十名机关干部到村组和社区楼院开展志愿服务。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省政协紧盯民生福祉议政建言,对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化、互联网+医疗、现代职业教育、平安甘肃、基层社会治理、避难场所建设等积极建言。组织政协委员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开展专项督办,推动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广泛凝聚共识 为改革发展汇聚力量

  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人民政协广泛凝聚起共识。省政协把凝聚共识作为履职的中心环节,制定《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办法》,推进政协凝聚共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委托我省总结相关做法,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完成的《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探索与实践》,已由全国政协所属出版社出版发行。

  用文化来凝聚共识,能形成最触及人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省政协发挥政协存史资政优势,新编撰《人文甘肃》丛书第8、9辑,持续挖掘甘肃文化的优秀基因。紧扣甘肃党史,先后编著“红色南梁”历史、故事、精神3本书籍。与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摄制的《红色南梁》文献电视片,被列为国家重大党史文献片。举办“一带一路”文化论坛,为敦煌文博会助力添彩。启动的秦历史文化研究,被列为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开展甘肃长征文化遗址研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了有益的前期准备。

  同时,省政协还大力支持省市县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通过政协平台发出好声音。组织民族宗教界委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的“港澳委员看甘肃”活动,社会关注度火爆,极大提升了甘肃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自身建设 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履职出彩的背后,是省政协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的不懈努力。

  2021年,省政协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各专委会更加积极主动、富有实效地开展工作。按界别将所有委员编入专委会,进一步发挥了专委会联系界别、服务委员的职能作用。广大政协委员分批列席常委会会议、“网格化”联络服务委员等机制,为委员更好履职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是日新月异的人民政协事业的内在要求。省政协围绕政协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开展政协协商、凝聚共识等课题开展研究,相关成果得到全国政协多位领导同志认可。省政协理论研究会承担了1个国家社科重点项目、3个省社科重点项目,开展专题研究26项,向全国政协报送研究成果18项,理论研究工作走在了全国省市政协的前列。

  一次次深入基层的走访调研、一场场“接地气”的协商议政、一件件精心撰写的提案、一份份高质量的建议案,是省政协过去一年工作的缩影。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和省十四次党代会,省政协将继续发挥 “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紧扣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中心工作履职尽责,不断提升思想引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和实效,更好凝聚共识,为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而团结奋斗。


原文链接:http://www.gszx.gov.cn/htm/20221/10_3543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