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散淡下的凝重——读《第一人称单数》

发布时间:2022-01-15 来源: 四川省政协委员会办公厅 作者:佚名

  

  

  书名:《第一人称单数》

  作者:[日]村上春树

  译者:烨伊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第一人称单数》是村上春树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内含小说七篇。

  读其作品,总体感觉就是:故事情节极其散淡,甚至于无从谈“情节”,更多的只是一种意识,或者是意识支配下的线性行为。绝不会像有的小说家那样,靠故事情节旁逸斜出而取胜。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一人称“我”的存在:“我”,是参与者,是经历者,也是见证者,是作品的线索人物,也是小说呈现“线性”的最明显标志。

  情节散淡,却并不等于表达意义不深刻。恰恰相反,村上春树的小说,在其散淡的情节之下,总能表现出凝重的社会、人性问题。如青春的迷茫、对音乐的理解、对“美与丑”的认知、人性的“二重性”、对“人活于世的意义”的思考等。

  以《狂欢节》为例,我们不妨来做一下分析。

  《狂欢节》,主要写一位丑陋的女性,在“我”看来:“她容貌的丑陋,是各式各样的丑陋要素,依某种严格的标准集中于一处,并在特殊的重压下浓缩的结果”。而且,她的丑陋,还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综合性丑陋”。她外表虽丑陋,却特别喜欢音乐,并且还真正懂音乐。行为上,她笑容可掬,一脸坦荡,举止典雅,从容潇洒,处处都彰显着不俗的修养。可遗憾的是,这只是“现象”,而“现象”背后那个真实的她,却是一名诈骗犯,最终锒铛入狱。小说还写到了她相貌如明星般的丈夫,同样,也是一名诈骗犯。

  于此,我们就不难看出,作品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美与丑”的审美认知问题,还通过人物性格的“二重性”,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复杂到什么程度?复杂到:人前人后的不一致,美与丑的难以认知,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文集中的小说,虽然大部分是呈现“线性”结构,但村上春树的写作手法,却是多样的,如“魔幻手法”的运用。

  这主要表现在两篇小说中,一是《奶油》,二是《品川猴的告白》。

  《奶油》的魔幻性,主要呈现在:亭子间,莫名地出现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忽隐忽现,并且还向“我”提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有好几个圆心的圆。”一个圆又怎么会有“好几个圆心”呢?这几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答案”却又在小说之中,“你的大脑啊,是用来思考难题的,是为了把不明白的事想明白而存在的,它自然会成为人生的奶油啊”。对,这个“有好几个圆心的圆”,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不就是“人生的奶油”之一吗?

  这位忽隐忽现的老人,也许是现实的,但更大程度上,却是想象的;它是一个“幻象”,一个催发思考的“幻象”。

  《品川猴的告白》,则完全是以魔幻手法写出的。品川猴,一只会说话的猴子,一只不为同类、人类理解的猴子。它不仅能说话,还会喝酒,会跟人聊天,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它孤独,它需要爱,于是,它就偷取所爱的女人的名字,通过精神的凝聚,在短时间内左右女人,使女人忘记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爱欲的满足。很显然,无论作者怎样强调品川猴存在的真实性,它却总是不存在的,这也只是一种手法,通过一只人性化的猴子,来表现“极致的爱和极致的孤独下”“特殊的心理和特殊的行为”。

  村上春树,喜欢音乐,而且也懂音乐。故尔,他的多篇作品,都是以音乐为背景的。在这里面,村上借助“我”的表达,传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的爱,同时,也展示了音乐的力量,音乐的影响力——“那时那刻真正存在的,是包含音乐的同时,又超越音乐的某种巨大的东西”。

  可在我看来,音乐,似乎也影响了村上小说的表达,特别是小说的节奏:总是那么明快、舒缓、从容,张弛有度,绝没有骤然的突变,更像一首轻音乐,雨露滋润般,润泽着你的心灵,和风细雨般敲打着你的心扉。

  (路来森)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7ce9cb8c017e47242eff19a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