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用光影讴歌百年奋进史

发布时间:2021-12-04 来源: 江西政协新闻网 作者:佚名

  □ 黄东光

  中国电影一经党的指领,便焕发出磅礴的动能和长久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电影与中国共产党始终紧密相连,党所制定的电影政策、建构的电影文化,推动了电影事业的长足发展。而电影则借助光影,生动再现了党的百年拼搏历程。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根红所著的《百年光影红色芳华:中国共产党的影像变迁史》,从影像学的视角,绵密细致地绘制出一部党的百年奋进史。

  全书主要选取重要的影像资料、历史资料、代表性的电影现象和电影作品,逐一讲解党在不同时代,以电影作为宣传的利器,在展示家国形象、振奋民族精神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通过对不同时期,优秀共产党人的集中塑造,鲜明展现出党的坚强和伟大。

  全书共分七章,从左翼电影与中国共产党的电影文化建设、全面抗战时期的电影与中国共产党形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新中国电影与共产党员形象、新时期电影与中国共产党形象、90年代主旋律电影与中国共产党形象、新世纪电影与共产党员形象塑造等方面,用历史的长焦镜头,聚焦光影中的党史;用艺术的语言,有力诠释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一个个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一个个巍巍高大的共产党员形象,对于我们研究党的百年拼搏史,进一步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都极具启发意义。

  上世纪30年代,“党的电影小组”正式成立,确立了党对电影运动的领导。党充分借助电影这一媒介,向社会各界广泛发起政治宣传,先后领导了左翼电影运动、国防电影运动等具有重要影响的电影风潮。这一时期的电影,在唤醒民族自觉,推动救亡图存运动向纵深发展方面,都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春蚕》《渔光曲》《新女性》等电影,直指旧社会的黑暗,以全新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冲击力,宣扬了革命的思想,阐明了党的奋斗宗旨,初步奠定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与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武装斗争。在文化疆场,党广泛利用电影这一鲜活的艺术门类,凝聚中华儿女的民族士气,着重从精神层面,提振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一个时期的《八百壮士》《塞上风云》《中华儿女》等影片,真实再现了党团结带领人民,与外敌展开殊死搏斗的艰辛历程,热情讴歌了党领导下的抗战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电影积极领会和贯彻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高举现实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大旗,立足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时代正能量,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为背景,热切回顾了党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力挽狂澜,化危为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奋斗历程。并充分利用电影声、光、电的集合效应,通过大银幕,精心塑造了一大批极具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优秀共产党员群像。将党的自身先进性和强大感召力,诠释得分外真切动人。《焦裕禄》《大决战》《红星照耀中国》等剧作,或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或展示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或截取中国历史某一重大节点,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和探索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而激发起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书写新的辉煌。

  通过电影之鲜活演绎,探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变迁,是中国电影为党史研究作出的一大贡献,也是时代赋予的重任。新的时代,广大电影人应继续发扬光荣传统,以文艺战线上的“四个坚持”为引领,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自觉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原文链接:https://jxzx.jxnews.com.cn/system/2021/12/03/0194686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历史的必然逻辑

下一篇:中国必胜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