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 正文

人民政协报头版头条丨政协聚力助推碳达峰碳中和 福建:首次实现“零碳协商”

发布时间:2021-11-12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1.png

  (记者 王惠兵)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

  八闽大地牢记总书记嘱托,动真格、敢碰硬,发展之路遍布绿色。11月5日,聚焦实现“双碳”目标,福建省政协围绕“深化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召开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面对面”协商,深入讨论,凝聚共识。

  今年年初,自该议题被列为2021年省政协专题协商议题后,省政协主席崔玉英多次作出批示并专题研究部署。历经半年多,省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问计问策,进行了60多场、共1200多人次的座谈交流。同时,展开科普宣传活动和为期四个月的网络议政,还在会前购买2000kg福建省林业碳汇,用以抵消本次协商会议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首次实现了“零碳协商”。

  “近15年,福建全省碳排放净增约2亿吨,呈逐年增长趋势。”会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张兆民代表调研组发言时坦言,全省对于“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存在研发弱、结构调整难、统筹难度较大、尚未形成机制等问题。

  针对福建省情,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提出,设立“福建省碳中和”重大专项,夯实科技基础,构架福建省碳中和决策支持系统、科学决策并动态调整碳中和路径选择与管理,同时进一步巩固福建的海洋碳汇研究优势,构建蓝碳科学与工程高地。

  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在减碳中起到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三流合一”的作用。在省政协委员谭永香看来,要将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加快打造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全面加强电力系统灵活性建设,建立电力能源转型成本疏导长效机制。

  当前,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福建以占全国约1.3%的土地、2.8%的人口、2.4%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5%的二氧化硫排放量、2.5%的碳排放总量,创造了全国约4.3%的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建议,福建要进一步加快创建碳达峰碳中和示范省,推动全省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推进低碳工业体系、低碳交通、绿色建筑发展,并增加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推动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深化“绿盈乡村”,打造亲水城市、森林城市。

  作为气象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则认为,如何科学监测和评估各地区以及各个行业的碳排放计算结果以及减排效果,是“十四五”期间应当及早谋划部署的一项重要支撑工作。他呼吁,福建尽快建立省级的温室气体观测网络,建立碳卫星数据处理业务平台,及早开展“自上而下”的省级碳同化业务运行系统研究和建设。

  “下一步,我委将加快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我厅将在碳达峰碳中和中抢占绿色先机,争取建设‘一中心’‘一平台’‘一账户’,全面引导绿色低碳生活。”……协商现场,面对与会人员的踊跃建言,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林业局、节能中心等部门一一回应、真诚解答。

  “本场协商会开得务实高效,省直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意见建议,落实到工作中。”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福建省副省长郑建闽表示,要加强统筹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必须牢牢抓住的‘国之大者’,要将其置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把握,科学构建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福建省政协主席崔玉英要求,省政协要持续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广聚共识,为助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走在前头作出新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fjzx.gov.cn/yw/13933.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