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生活在此处

发布时间:2021-10-22 来源: 四川省政协委员会办公厅 作者:佚名

  

  学校成立了瑜伽协会,定期开展训练。一同参加的一位同事,每每说话时的语气腔调,同我大学时一位来自山东淄博的好友如出一辙。半个学期过去了,忍不住内心的好奇,便问她:“彭老师,听您说话的口音不像是南宁人呢。您是不是山东人啊?”她一脸惊讶地说:“是啊,你怎么知道的?”我解释说她的口音和我那位淄博的朋友很像。她一拍腿:“哎呀,我就是淄博的呀!”接着她又猜测说我那个同学一定是张店人,要不就是周口人。我说还真是张店人,她哈哈大笑,“那真是老乡啊!”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现象似乎也成为历史了。但一个人的口音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不管怎样变,又总能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候露出乡音的痕迹。如彭老师一样在外地工作几十年的人,也难免会因为口音“露馅儿”。方言好似一把钥匙,足以打开地方文化的大门,然而方言生存的半径越来越小,却也是现实。如我们这般漂泊在外的,平时都是讲普通话的,但方言无疑才是我们的个性底色。可我们的下一代呢?他们的底色又将用什么来填涂?

  我和先生因工作来到南宁时,儿子刚满5岁。在单位附近找了一家幼儿园,没上几天学,回来就奶声奶气地背诵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还装模作样地把“烟雨中”的尾音拖得老长老长。问他,知道烟雨楼台是哪儿吗?他回答说当然是成都啊。一晃眼,儿子如今已长到7岁,女儿也已4岁了。一日,妹妹从幼儿园回来问:妈妈你是哪儿的人?我说四川人啊。她又问那爸爸呢?湖北人啊。她低头沉思,然后抬起头疑惑地问:那我是哪儿的人呢?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他们兄妹俩的籍贯是湖北,户口在成都,居住地是南宁。无论怎么定义,都无法准确地将他们归属于某一地缘。

  我的老家在四川巴中。我常常思考像我们这样听着巴中话、喝着巴河水长大,在上大学前都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和儿女这一代有什么区别。如果作为一项社会学的调查课题来研究,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印象里的巴中很小,小到整个城市的人似乎都在同一张关系网中。从前班上的同学中既有我的姑姑辈也有侄子辈,大家彼此见面都直呼其名,并不想矮人一茬儿。因为城小,亲戚又多,走动得也频繁,总是热热闹闹的。不像如今,和故乡隔着千山万水,鲜少来客,未免显得冷清。我记忆中在巴中度过的日子里,大家的生活同步得惊人,像有一根指挥棒按照谱好的曲调指挥,我们的喜怒哀乐都跟着指挥棒在转。

  父亲最近出版了新书《巴中风尚志》,从语言、风物、艺事、歌谣、礼仪、世相这六个方面,对巴中这一方土地的风俗人情、居民生活进行了解读。一页一页地翻了开去,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巴中人,竟也体会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滋味。不想自己对如此熟悉的故乡竟是一叶障目,如井底之蛙。就拿巴中的歇后语来说吧,父亲如数家珍般列出许多来,我知道的不过几个。俗语就更不用说了,知之寥寥。

  近年来,总有白驹过隙般的紧迫感。耳边也常常响起父母叮嘱的话语:日子还是得沉下去过。无论身在何方,生活总是一样的,真切地去经历生活中的点滴才是。

  父母都是爱热闹的性格。谁家婚丧嫁娶摆宴,他们从不缺席,总爱和乡里乡亲谈天说地,在你言我语之间,那些沉睡在巴山大地间的传统文化珍宝就滚落出来。所幸父母都是有心人,拿笔将其一点点记录收集起来。多年的积累,竟也汇编成了两大本。近年来,父亲的作品呈井喷状态,作为子女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父亲的书,是他对巴山文化的多角度解读,亦是他个人修行的小结。于我而言,则是醍醐灌顶般的警醒——无论是在哪里生活,切不可人浮于事;要沉下去生活、去感知、去寻找,否则,失去的不仅仅是故乡。

  (阳蓝田)


原文链接:http://www.sczx.gov.cn/content-22e4b4fbce854a6e9a877cc6b7803b42-2c93ea827c0c46b8017ca6bbc428098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