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政协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市县政协怎样做好凝聚共识工作

发布时间:2021-09-22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作者:佚名

  

  据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印发《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为各级政协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县政协必须立足“市县处于国家治理第一线”这一重要定位,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持续推进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双向发力,贯穿主责主业。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市县政协主要工作是协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台、工作主旨是双向发力。因此,如何在协商议政中强化凝聚共识,可以说是市县政协的一道必答题。从凝聚共识这一职能出发,市县政协要进一步突出履职重点,坚持一手抓党政所需,一手抓群众所盼,逐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给政协出建言课题、人民群众给政协出协商议题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提升协商议政的凝聚共识属性。从搭台这一主要工作方式出发,市县政协要进一步拓宽协商渠道、丰富议政形式,在现有协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委员履职小组、委员会客室、网络议政App等各种协商平台载体,着力架构界别、委员、群众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多点交互的沟通应答体系,为提升凝聚共识质效奠定坚实基础。

  沟通引领,强化渠道功能。市县政协身处基层、贴近群众,必须把畅通沟通渠道、促进思想交流作为重要任务。要在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上下功夫,加强对党中央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理解,把中央精神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出去,不断提升传播共识效果;进一步强化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汇集舆情的功能作用,把人民群众对中央政策措施的评价、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反映上去。要在解疑释惑、求同化异上下功夫,把增强宣传引导力、推动干部群众双向换位思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作为重要抓手,坚持循循善诱,在与群众交流交往中释疑增信、密切情感、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要在强化学习、引领共识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委员和各界群众开展政治学习,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以文化人,弘扬协商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市县政协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要引领广大委员和各界群众充分认识、理解、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文化理念,树立协商文化自信。一方面,要进一步梳理归纳协商文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为价值引导,弘扬“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等当代民主协商文化,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集众思,广忠益”“为民者,宣之使言”等传统文化中汲取协商理念,逐步探索形成适应新时代市县政协履职的协商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协商文化理念实现路径,以委员培训为重要抓手,在市县政协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中嵌入文化元素,培养造就懂得协商文化、具有协商精神的新时代政协委员;健全完善促进协商文化落实的制度机制,推进协商文化体现在履职活动、委员活动和界别群众活动之中,体现在市县政协机关运行之中;促进协商文化与本地习俗、群众文化相融合,创建易于群众接受、参与的协商形式和平台,不断提升协商文化的引导力和覆盖面。

  认清方位,创新履职实践。凝聚共识是党中央在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新的历史使命,市县政协应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凝聚共识工作水平。辽宁省本溪市各级政协组织围绕凝聚共识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建机制、建渠道,形成以每月1次党组中心组学习为牵动,覆盖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委会的理论学习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1+2”联系制度,促进委员思想阵地不断强化巩固。二是推进政协协商平台向基层延伸,制定实施《本溪市乡镇街道政协委员活动组工作办法》,把协商座谈会开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在家门口与党政部门零距离交流,助推一批基层治理难点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建言资政,围绕老城区改造,策划开展了“新溪湖印象”创意画作征集活动,全市6万余群众创作建言,评选出画作近300幅为城市规划提供借鉴,为地区振兴发展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zjzx.gov.cn/llyj/zxlltt/content_102769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政协时评网 zx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